1
有一只小鼹鼠,不知道谁在他的头上拉了一坨便便。这个呆萌的鼹鼠顶着便便去寻找肇事者。寻找的途中,它询问了山羊、兔子、奶牛等好几种动物。这些动物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都当场拉了一坨便便,给小鼹鼠看。这些动物拉的便便和小鼹鼠头上的便便都不一样。作者用奇妙的比喻描绘了这些动物的便便,令人捧腹大笑。
这个绘本故事,爸爸和孩子一起读过很多遍。孩子对故事的内容很熟悉了,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从书柜里抽出这本书,一页页地翻起来。一边翻,一边读,还咯咯的笑。书上的字,他还认不全。可是,他已经记住了整个故事。
爸爸在一所学校里教书。有一次,他和学生一起做形状游戏。有一个学生画了两坨冒着热气的便便,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几个学生拍着手跺着脚,兴奋的热浪差点把屋顶都掀翻了。
第二天,爸爸把这个绘本拿去教室里,读给学生听。学生们跳起来,爬到桌子上,伸着脖子围到讲台上。几个女生涨红了脸,捂着嘴,爬在桌子上。
2
不久,爸爸就因为他出格的教育手段,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批评。幼儿园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内敛、羞涩。
“你家孩子怎么回事呀?老是说……屎呀屁呀的话!”
幼儿园老师的声音越说越低,但是话语间的情绪被完整精确地表达了出来。爸爸准确的捕捉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气愤。路过的行人看了爸爸一眼,诧异地走开了,走了两步还在回头看。爸爸认出其中一个是学生家长,有一次开家长会,还被爸爸批评了几句。
孩子把这个话题烧幼儿园,是爸爸没有想到的。爸爸为孩子在幼儿园谈论这些话题,给老师造成的困扰道歉。和孩子的老师道别之后,他安慰自己说,这没什么,毕竟,对同一个事物的认知,人与人有天然差异的嘛。
再和儿子聊天的时候,爸爸不再主动谈论那个绘本故事了。但这个故事却如同一粒种子,扎根在儿子的头脑里,以爸爸不能控制的方式,慢慢地生长起来。
有一天放学后,他和小朋友在客厅里玩耍。突然他问一个小朋友:“你是不是放了个屁呀?我告诉你啊,你吃的蛋白质太多了。”他郑重的样子,像国家领导人在举行会谈。
爸爸吃了一惊,不知道儿子从哪儿知道的这些知识。那个绘本早已被爸爸放在了书架的最上面。爸爸想起前几天吃饭的时候,儿子嘟嘟囔囔的说不吃含蛋白质的东西。那时候他还不知道缘由,现在他明白了。
3
寒假来临了,爸爸和孩子一起回到了乡下。一天下午,他和孩子来到了村子北边的小河边。河水静默,落木肃立。两个人沿着河岸往前走。突然,儿子被地上的一个小土丘吸引住了。
“这是蚯蚓的便便耶!”
“哦,真的哎!真是蚯蚓的便便。”
我附和着小子的话,和他一起凑过去看。褐色的土疙瘩,挨挨挤挤的堆放在一起。小子看了两眼,就走开了。我们继续往前走,枯草丛里印着许多心形的羊蹄印。一些大如黄豆的黑粒散落一地。
“这是不是羊的嗯嗯?”
“是呀。我早就知道了。我还记得你给我读过一本书,《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爸爸释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