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刚上小托班,对环境不太适应,如果换到了陌生的教室,或者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表现的都不太积极,也不主动参与活动,大家都说他的性格有点胆小、不自信。
“唉呀,这可怎么办,你这样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将来会不适应社会啊?”焦虑妈妈好担心。
“你怎么回事啊?换个教室、换个老师你就不参加活动!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胆小!”责备妈妈又急又气。
“不参加就不参加呗,没什么大不了的。”忽视妈妈无所谓。
“宝贝,到新教室有什么新发现?”或 “咱们一起来玩找不同,新老师和以前的老师有哪些不同?”教练妈妈想:“可能孩子对环境有些慢热,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先听听孩子怎么想的… …”
【教练方法】
焦虑妈妈很担心,把问题扩大化;
责备妈妈给孩子很大压力,把问题解决的重担扔给孩子;
忽视妈妈看不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同时回避问题;
教练妈妈接受问题,并积极与孩子、老师一起沟通解决。
【教练理念】
如果父母总是用否定的、负面的词语来定义孩子,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它内化在自己的意识里,慢慢地真的发展出那种糟糕的个性;如果父母总是用肯定的、正向的词语来表达对孩子的激励和欣赏,孩子就会无意识地呈现良好的心理特性。这类现象被称为是“语言的雕刻作用”。
类似,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成人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能够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
【教练工具箱】
角度 - 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以正向思维和发展眼光看待孩子目前遇到的困难,视其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不是“固化的”、“有问题的”、“难以解决的”;
聆听与邀请 - 尊重孩子,聆听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想法,表达同理,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支持的,并且邀请孩子的表达。 例如:“妈妈听说今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教你们做小饼干,你感觉怎样?” “你没有参加做饼干,一定有你的想法,妈妈很想听听?”
焦点 - 不过多地探究过去的原因,而是将焦点放在未来、以及可以解决的方法上;
语言 - 在沟通中,使用中性的、或者严重程度较轻的词语来描述问题。
【教练难点】
焦虑妈妈 – 如何把心放宽?关注当下?
责备妈妈 - 如果停止责备孩子,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促使其改变?
忽视妈妈 - 如何通过细节观察到孩子的感受?
【教练邀请】
亲爱的读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的孩子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
你是如何用语言来定义的?
不同的语言定义会给你和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继而怎样影响着你的行为和你们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