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3557/50772af973a5cbc1.jpg)
这两天期中考试刚考完,昨天知道了考试成绩,语文比想象中的好,数学比想象中差。分数在考完的那一刻就定了,所以纠结这个分数也没用,关键是下半学期怎么做!
今天突然得到灵感——可以和儿子一起做做考试后分析啊,找找进步的地方,找找不足的地方,针对不足的地方想办法提升!
于是刻意创造了一次“夜谈”。(说明下,最近女儿总是粘着我,我已经很久没有陪儿子睡,所以也就很久没有夜聊了。所以当我跟他说饭后七点我们夜谈吧,儿子很开心地同意了。所谓“刻意”是因为现在这个季节7点不算黑,所以把遮光帘一拉,就很黑了,可以制造黑暗。我的要求是在聊天过程中,儿子不能玩玩具的。)
聊天的主要方式是“我提问—他回答”,期间我的原则是:不能反对/评判/说教。因为我的角色只是引导,我要让他把想法都说出来。
比如,我问他“你觉得考点或者是考试的内容来自哪里?”,他说是课本笔记和扩展词。这个回答很好,说明他很清楚哪里是必须掌握的。当分析到阅理解的时候,我故作惊讶地问“你最近阅读理解不错哟,怎么做到的?”他说“因为我在家读多了吧,读多了就理解了吧”。这个回答让我很吃惊,因为最近都快有一个月没有给他读故事书了,没想到他自己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有点喜欢上阅读了,这让我很开心。当然阅读也很重要,所以思维导图里,这个点也被强调了出来。在第一稿里面,这个纯粹是被“瞎聊”出来的,从分支的方向也能看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3557/a452f8ce0c760887.jpg)
总之,在黑暗中和儿子一起畅聊分析完之后,我邀请他和我一起做一稿的思维导图。目的是要跟他核对他的想法。边画边聊,尽可能让他参与和画。比如做得好的地方他建议用棒“大拇指竖起来”。我们一起把做得好的地方标出来,把不足的地方标出来,并且顺着思路找出解决办法。儿子是那种要求不高的娃,还懒,他不想背笔记。我就想到正激励,刺激他。具体怎么操作,则是他自己想的,比如一篇笔记等于一颗星等于五块钱,哈哈哈哈。积满100块钱,他就可以去买他想要的东西!
再比如,上课神游的时候怎么办?
孩子毕竟只有7岁,而且一般他还是很认真的,所以偶尔短时神游,我没有特别严厉批评,他自己也说了,神游回来能接上老师的进度。他想的办法是“当意识到自己在神游时,快速回来,把坏小狗扔掉,把好小狗捡回来!”好可爱的话!
数学分析也一样做。虽然我一直强调计算的重要性,但是他感受不大。今天把这个图画完。他说“哇,怎么到处都是计算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3557/595044d2e6e5ff37.jpg)
当然通过对话,我了解到有些题目,他是不懂题目的意思(某个关键词的意思不理解),他只能靠懵和猜。我反问“那要是猜错了怎么办?”他说“猜错了,老师就会打叉呀,那我就知道我猜错了,下回就知道怎么做了呀!”我觉得这种情况爸爸妈妈是可以接受的。我告诉他“妈妈可以接受这种情况哦,毕竟确实有时候你不懂一些词语的意思。”他很开心,可能是因为被接受、被理解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3557/7e945a403e81f2c6.jpg)
做完两份分析后,我问儿子有什么感觉?他说“没有想到我这么牛!”哈哈哈,他的意思是:通过找优点,他找到了自己好几处做得好的地方,他觉得很牛。我就顺势引导,既然是做得好,那我们下半学期当然就要保持下去了。
通过找缺点,他的感受是“下半学期知道要改正哪些缺点了,感觉也很开心!”对呀,很多时候知道自己很差,却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改进,也是比较迷茫的。现在他方向清楚了!
通过和他一起探讨那些改正不足的方法,他觉得更有信心了。我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办法是他自己想的,我不必逼着他一定要怎么样,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了!
语文和数学的二稿,总共花了一个半小时。没有加太多图,只把不好的和好的地方标识出来,目的是想把这两幅思维导图放在他能看得见的地方,时不时提醒他,毕竟这么大的孩子还是自律性差点。当然明天早上醒来可以问问他,是不是需要加些可爱的图标,邀请他一起参与完善思维导图。
今天我也很开心,通过这种毫无约束的夜谈,我知道了他的想法。我也在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尝试新方法。陪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