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张文,男,37岁,母亲在他26岁时,因病去世,他在奋斗的一线城市结婚,成家,孩子出生后,让父亲从老家过来帮忙,照看孩子,做饭。平常很少跟人红脸的张文,只要和父亲说话,就总是忍不住发脾气。
事后,张文总是后悔不已:“父亲一大把年纪了,过来给我帮把手,我没有好好对待他不说,他和我说什么,我都显得特别没耐心。”
“嫌弃他没文化,啥也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没法和孙子交流,每天除了看抗日神剧就是拉二胡,嫌他与世界脱节,嫌他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嫌他总是在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给自己找事……我从来没有耐下性子跟他好好聊,总是用不耐烦地语气结束对话。对其他人我不是这样的呀,为什么对他,我会这样呢?”
故事二
王艳,女,32岁,硕士学历,和老公结婚三年,育有一儿,婚前老公对自己百依百顺,体贴入微,孩子出生后,全职带娃,做家务,伺候娃,做饭,家里的所有琐事全都是由她一人承担,老公除了赚钱,在家不会管任何事,也就是所谓的“丧偶式育儿”。
老公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吼她,呵斥她,比如,房间乱了,说她连家庭都收拾不好;孩子病了,说她孩子都照顾不好;鞋子脏了没洗,就骂骂咧咧出门,骂她不长眼睛……
她也经常对老公心怀怨懑,一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态度非常粗鄙,二是因为他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从来不过问和关心,于是经常和朋友抱怨,说自己当初瞎了眼,放弃了工作,回归家庭,却换来这样的生活,于是偶尔也会反唇相讥,或者冷战,总之就是家庭生活各种不开心。
真的是因为绝对的安全感吗?
父母,伴侣,孩子,这些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为什么越亲近,我们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越肆无忌惮地恶语相向,不加掩饰地去训斥,吼叫,谩骂?
真的如有些文章分析的那样:因为我们内心知道在这种关系里,我们是绝对安全的,是可以不用掩饰,因为家人、伴侣的关系比外面的朋友,同事,陌生人要坚固得多!
真的是这样吗?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把自己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在得到APP上开设了“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有10万用户订阅这个课程,收听人次超过500万,他把课程的内容整合成一本书,叫《了不起的我》,从行为的改变、思维的进化、关系的发展、人生的瓶颈和人生地图五个方面讲述我们终其一生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系统的解决方法。
其中有一段关于关系的解读,对于“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给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角色期待
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自我时,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角色。“角色”一词最初来自戏剧,指的是演员扮演的某种具有典型性格的剧中人物。但是,我在这里提到的角色,不是正派、反派这样的道德角色,也不是警察、囚徒或者经理、主管这样的社会角色,而是一种行为期待。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是很隐秘的,如果不留心,经常看不到。(选自《了不起的我》第152页)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词语叫:角色。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扮演某个角色,父母面前,我们的角色是儿女;在伴侣面前,我们的角色是对方的另一半;在领导面前,我们的角色是下属......这些角色,也就决定了我们怎么想,怎么感受,说什么话,怎么行动。
相对应的,我们看其他人,其实也是有内心的角色假设的,什么叫角色假设呢?
比如说:妻子很累了,回家后对丈夫倾诉:“最近上班的事情好多,好累啊!”你内心中的角色假设是:嘘寒问暖,勇于担当家务的丈夫。大家发现没?所有的角色假设都是有隐性的行为要求的,这些隐性的行为要求就是“行为期待”,期待关系中的另一方做出你期待中的行为。
一旦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内心中“期望”与“现实”间的差异,就产生了一个叫做“问题”的东西,“问题”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信息在潜意识层面浮现:“别人不了解我的意思,你还不了解,别人听不出来,你还听不出来我话里的意思,别人不支持我,你还不支持我”。进而激化了大脑中一个叫“情绪”的东西。
这个过程非常迅速,因为对于陌生人或者尚未建立安全关系的人,我们的理智脑会克制住这种情绪,但是对于亲近的人,我们不会,于是“情绪”+“语气”+“不加任何遮挡的语言”立刻爆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亲近之人如此容易发脾气的最本质原因。
就像故事一中那个自己奋斗,自立更生生存于一线城市的张文,他对于父亲的角色假设是:需要跟上这个时代,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的现代老人,因为他的成长经历使得他对一辈子生活在小县城的父亲也要有这样的觉悟。
所以他特别鄙夷自己父亲不学普通话、只看抗日神剧,只拉二胡的老年生活,在他看来就是"混吃等死",因为在他的内心中,有一条假设:“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在这种行为期待下,只要父亲有做出与这些相关的行为,张文就不加掩饰地对父亲不耐烦,而且他内心中还觉得自己没有错,这种隐性的角色期待一直支配着他和父亲的关系。
而王艳的故事中,这种夫妻双方的隐性角色假设就更加明显,丈夫的隐性假设是:做好一切后勤工作的全职太太,妻子的隐性假设是:对孩子教养有所分担的对自己呵护有加的丈夫。在各自的隐性假设下,彼此都有对对方的各种行为上的期待,一旦在期待上不能符合预期,内心的落差就直接引发情绪,而因为越亲近,这种内心的期待越苛刻,于是,情绪来的更猛烈,爆发的也就越剧烈。
关系的纠缠
上面两个经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例子,其实是根源上讲是每个人把自我和他人的感觉和责任混淆在一起,而结果上出现了关系的纠缠:在某种关系中的人,彼此紧密联系,有互相折磨,想要脱离,却无法改变。
在纠缠的关系中,因为对方太重要了,我们希望对方能向我们所想。
如果对方想的跟我们不一样,这对我们就是一种伤害。而如果对方有任何想要离开的举动,哪怕只是需要有一个个人的空间喘口气,都是对我们的背叛。这些就是纠缠。
这些纠缠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包含相互加强的循环,像张文那样,父亲越不学习,越看抗日神剧,他就越鄙夷,越鄙夷就越说话不耐烦,说话越不耐烦,父亲越不会听他的,就这样加强的循环下去。
第二个特点,形式上是对称的,像王艳那样,丈夫期待“做好一切后勤工作的全职太太”和妻子期待“都孩子教养有所分担对自己呵护有加的丈夫”,就是一种形式上的对称。
任何亲近的关系,都会出现这种纠缠,而这些纠缠最初都是从对彼此很深的好感和很高的期待开始的。慢慢地,这种好感和期待就变成了对对方的要求,而对方并不总能满足要求,于是,两人之间开始有了怨气,互相指责。最后,一段良好的关系,因为靠得太近,变成了相互伤害。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我们既不愿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拼了命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选自《了不起的我》第206页)
如何调整角色期待,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当我们知道了角色期待其实是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的“内心假设”,那么要学会调整这种假设,因为,能够帮助你调整的只有你自己:
1、识别内心角色
先问问自己,我们把对方放在一个什么角色上面了,我们对他的角色假设是什么?
2、角色换位
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问问自己,对方把我们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了?
3、反求诸己
想想我们自己的角色或者位置是否有问题,没有达到对方的期待(记住,人们只能控制自己),也想想我们对对方的角色设定是否合理。
4、真诚期待
真诚的相信对方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语言上的要求,而是把他想象成已经成了你期待的样子,然后真诚地对待他。
5、发展自己
给自己成长的空间,提升自己,跳出纠缠的循环,朝着对方的期待方向努力,或者努力地发展自己,调整对方内心的期待。
6、课题分离
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越亲近的人,越要划分清楚彼此间的课题。
这就是我想到的解决对亲近的人乱发脾气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