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是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即对认知的认知,强调主体的认知活动需要其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的相互作用。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传统观点将认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知觉、记忆 、思维、言语等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元认知研究则削弱了这种人为的分离,它强调传统认知范畴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其区别,因此有助于传统认知领域的重新整合 ,有助于将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研究,而且,元认知研究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尽管在元认知的定义方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都认同元认知最根本的特征,即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本身为对象的一种现象 。不只是元认知的概念有多种说法,对于元认知所包含的要素的认识也是众口不一 。 Flavell认为元认知有两大要素,分别是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 他指出元认知知识是个体所存储的既和认知主体有关又和各种任务 、目标 、活动及经验有关的知识片段;元认知体验即伴随并从属于智力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B rown等人认为元认知的两大要素是关于认知的知识和认知调节 。Salvador等人认为,元认知能力一方面是指关于自身知识 、所使用的策略和策略的运用的知识;一方面是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控制,包括对认知调节和控制的各种评价 。Sabina等研究者认为,元认知调节过程可分为三类:计划,执行任务前选择和使用策略,分配认知资源 ;监控 ,在任务中理解和表现的意识 ; 评价 ,在结束任务后对成绩的评价。国内研究者倾向于把元认知要素分为三类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面的认识。元认知知识又包括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三个方面 。 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 元认知监控则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地监视 、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可以从元认知的角度提升学习策略。
一、培养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元认知的基础,只有喜爱数学,才有可能去主动学习,关注有关数学知识,遇到难题也会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逐步养成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的习惯。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地培养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生动有趣,还要多激励,让大胆想、大胆做、大胆说,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
二、引导孩子制定计划,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意识
提出观察的要求,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能够围绕这些要求(问题)进行思考。可以让孩子自己根据学习任务,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提出要学什么,然后制订计划,思考如何去学。引导孩子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好计划,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初步培养其元认知能力。
三、掌握方法、自我监控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培养起孩子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避免做事虎头蛇尾,让孩子自己检验和改正自己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错误。例如,孩子在学习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错误率往往很高,这就要孩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培养起孩子有意识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调节和完善的习惯。为此,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经常引导孩子自我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逐步让孩子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元认知能力。
四、教会孩子检验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反思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我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解题中有没有什么遗漏和错误以及怎样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做才能学得更好?以此提高孩子认知的正确率,并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提供借鉴。通过自我反思来评价学习的过程,以培养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元认知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