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1)

《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1)

作者: 黄琴的班主任叙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13:49 被阅读0次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长篇巨著,作家呕心沥血地创作甚至为此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是两年前将这部长篇的三部读完的。每每读完一章,脑海中总是由作品中的人物联系到自己和周遭人的人生经历,觉得路遥在书中的记叙完美地将芸芸众生的世态展现了出来。

今天,我将以”读《平凡的世界》,悟不凡的人生”为主题开始我的读书感悟分享。

小说将写作背景设置在了文革还未结束但到了末期的1975年。首先登场的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我对路遥描写的少平的主要感悟就是“贫穷使人自卑,贫穷亦使人葆有强烈的自尊心。”

小说对少平的身份设置是县立中学的新生,能够在那个时代进入一个县的最高学府,这对于农民家庭出身的少平来说,他已经超越了太多人。但是当他来到这么一所偌大的高中,面临着每日去食堂就餐这么一件小事,他再也没有了超越谁的感觉,甚至他要极力抹除他的存在感。

少平当时是一副这样的打扮:

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两年前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过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那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完好无缺的。)

来自贫困的农民家庭,没有光鲜的穿着,吃的永远的高粱面馍(同学戏称其为“黑非洲”),连一份五分钱的丙菜也要不起。那样窘迫的现状使他总是等到同学们都领完饭菜后自己再打探一下四周环境,趁没人的时候赶紧拿走自己的“黑非洲”,顺带舀上一星半点的剩汤汁,既想保护自己那强烈的自尊心,又为自己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感到分外的羞愧甚至流泪,贫穷带给这个青年多么矛盾的心理啊!

停下来想想,这种体验我自己有过吗?虽然跟少平那个时代的贫穷不能同日而语,但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在乎别人评价的敏感的学生时代这种体验我一样有啊!

九年级有一篇文言文叫做《送东阳马生序》,是明朝大儒宋濂写的,勉励同乡后辈的。其中他回顾自己的青年读书经历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也许因为宋濂是大儒吧,他的境界之高我辈只能望其项背,当时为学生讲解这个文段时我就将少平的体验,我的体验以及一般人的体验与宋濂的作了对比,果然我们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啊,真真实实地羞愧过,真真实实地羡慕过,真真实实地为改变这种处境奋力挣扎与拼搏过!

县立高中时期的孙少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凡的世界》读书感悟(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xk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