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版的《平凡的世界》终于到手了,我准备重读它。
今天阅读的是《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第一章内容。这一章中,路遥主要通过描写一顿饭的过程,向我们展现了孙少平艰难的生活处境。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孙少平舀盆底的那一点残汤剩水的细节。路遥这样写到:
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濛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
是的,因为贫穷,孙少平吃不起好的饭菜,也正是因为贫穷,因为他敏感的自尊心,所以他逃避公众的目光,总是在最后的时候来取走属于自己的两个黑色高粱面馍。也因此我们才能看见上面惊心动魄的一幕。
说实话,每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对孙少平都充满了同情,我同情孙少平的出生,这使得他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可以全心全意地去学习,但是我更多的还是对他行为背后的那一份理解。
首先,我觉得要理解他,就要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肚子。即使处于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能够吃得饱的年代,长时间不吃点好东西,我们的肚子都会和我们自己过不去,搅得我们心里痒痒的,所以,作为生存上的基本需求,孙少平刮盆底的那些剩菜残汤,是一个人的本性,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最基本需求所做的努力,我们可以不屑于这种行为,但是,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这种行为。
其次,我觉得要理解他,就要了解一个人的自尊。人都是有自尊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自尊心被别人践踏,尤其是自己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时,这种害怕自尊心被践踏的心态是愈加严重的。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情,有一个孩子因为家里穷,没有钱在食堂里买饭吃,于是他的老父亲就向学校为孩子送米去。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父亲,即使家里再穷,也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学,只是很可惜,那个孩子最后还是辍学了。有时我就想,这个孩子为啥还是辍学了呢?我想,这或许正是他的这种与众不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的自尊心收到了伤害吧。所以孙少平为了避免这些伤害,最后去取餐、空无一人时刮盆底的剩菜的这些行为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呢?
最后,我觉得要理解他,就要了解一个人遭遇困境时的心态。这个社会上,谁都不愿意主动将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但是,有时为了生活我们却又不得不拿出最不堪的一面去冒险一博,可是即使如此,这也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的事情,这从孙少平刮盆底就可以看出来。正如路遥所说: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我觉得这是孙少平当时状态下最真实的写照,害怕自己最不堪的一面被别人最真实的写照。我想,当时孙少平心里的波澜不亚于一次犯罪。所以,有时要了解一个人,从他当时所处的心境出发,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写于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