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情节来看,大黄蜂应该属于变形金刚系列的前传。在赛博坦战火横飞的时刻,这枚年轻的汽车人被传送到地球,从而使得遥远的钢铁星球上存留有正义的种子。
大黄蜂:可以是致敬,也可以是未来然而来到地球的大黄蜂并没有享受多少平静的时光。先是被追杀而来的霸天虎重创了记忆,而后又被当做废铁丢弃在旧车场里。如果说这样的生活也算是保存住汽车人反攻的火种的话,那么一个名叫查理的小女孩的到来,就宣告了他的使命重回正轨。
大黄蜂:可以是致敬,也可以是未来在查理家的车库里翻看老式电影,听着已经不再流行的音乐,进而了解到小女孩因为父亲去世而无处安放的情绪之后,大黄蜂用自己的善解人意(或者说是更加高级的人工智能)很快融入了小女孩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他们一起远足,一起飙车,一起恶作剧,机器和人类在相互的理解与被理解中,成为了真正人格意义上的成长伙伴。
大黄蜂:可以是致敬,也可以是未来就在整部电影朝着青春偶像路线发展的时候,追杀大黄蜂的霸天虎们再一次来到地球,他们凭借花言巧语骗取了互联网的接入权,又通过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大黄蜂的确切位置,于是追杀而至。危急关头,小女孩和大黄蜂所建立的友谊成为了他们相互拯救的羁绊,最终在二人联手的努力下,霸天虎的躯壳与阴谋被同时粉碎,而地球也揭开了汽车人堡垒的序幕。
大黄蜂:可以是致敬,也可以是未来关于大黄蜂
这部影片中的大黄蜂没有了轻浮的言语举止和不省心的粗心大意,举手投足中都渗透着一种温和善良的性格。给力能扛鼎的超级英雄添加平民化的故事和情感,是近几年来科幻电影常用的套路,功于心计的编导们意识到了在电脑特技的无限伸发之下,英雄们被早早设定的超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想象,只有让这些往日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开始走进生活,了解人性,才是对已经疲软的戏剧张力一次反向补充,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和大黄蜂一样,如此人性化的处理效果有着两面性,许多人开始感到了冰冷的金属开始富有温度,分明的棱角也变得柔和,但与此同时,另一些人看到了一个心目中无比光辉的形象为了讨好观众的新喜好而成为了宠物一般的存在,超能力成为了摆设,内心的小心思和小纠结都跃然纸上,人设几乎被琐碎的生活细节淹没。我想,人性化的尝试就和碎片化的时间线一样,都是对于原本戏剧传统的突破,可以是标新立异的理由,但不能成为随波逐流的借口。
大黄蜂:可以是致敬,也可以是未来关于汽车人
汽车人与飞机人的关系,类似于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一类温和的自给自足,一类凶残的吞噬饕餮,这其实是两种生物体的习性所决定的,但一旦被打上人格化的标签,就升华出了强烈的道德感。于是正义与邪恶各归其主,矛盾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对峙与斗争,而这个传统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结尾一直要延续到人们开始真正了解并研究邪恶,发现邪恶其实也有着超脱其名字的寓意和美感。
时至今日,许多电影中的反派人物因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无比张扬的病态个性,而成为一些人们内心逃避现实,自我存在的映射与依托。不得不承认的是,每个人无论表面看起来多么正义凛然,其内心难免会有阴暗面,而这也足以让他身败名裂,落得麦克白式的结局。人类束缚于内心的正邪,又不得不去倾诉不可逃避的诉求。食物链的箭头被夸张成了正邪对抗,这是剧情设定的需要,也是我们心里对于战斗,杀戮和征服的渴望。而之所以将汽车人设置为正面人物,我想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美国人对于汽车深深的依赖感,和向着远方不断行驶的征服欲。美国是一个由汽车所构成的国家,而汽车文明也奠定了现代社会与工业文明的基础。汽车是一种从无到有的人类设计与想象的象征,也是一段自我修正与自我革新的历史。
北野武说,现在走进电影院已很难见到让人看得有滋有味的电影了,我很同意他的话,但又不得不说,大黄蜂就是这样一部让我看的有滋有味的电影,毕竟普通观众如我,并不会去在意电影中的种种手法和主义是否用得恰到好处,仅仅是那一双浅蓝色的纯净的眼眸和富有年代感的发音混剪,就值回了一个美好的晚上。
文/希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