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篇写了“学什么”、“怎么学”。也就是批判性习得作者的“真知识”。可是常常有这样的疑惑,知道做不到,往往知行不合一呀。怎么办呀?
我们先来看看知行合一的典范:“红灯停”。我们只要一见红灯,脑中就冒出“红灯停”,然后立马停下。这怎么就执行的这么顺利呢?这时我们大脑发生了什么呢?
开车到路口,判断是走是停?大脑开始运作,识别是红灯还是绿灯。是红灯,然后到大脑的知识库搜索,匹配“红灯停”这个模型的前提:如果是红灯。经过这样简单加工,得出我要停下。“停下”又匹配模型——停车动作:减速,离合,换挡,停车。如此红灯经过2次识别、匹配、加工完成“红灯停”这个模型,做到知行合一。我们一天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完成。
识别、匹配、加工都发生在易忘脑短期记忆中。也就是说每部分都占一定脑容量。用公式表示:
V识别+V匹配+V加工=短期记忆脑容量
易忘脑短期记忆:容量小。当识别+匹配体积很大时,就没有脑容量来加工了。那么如果我们减小匹配体积,就有更多脑容量执行真知识。而匹配速度快,体积就小。那怎么加快呢?模型和重复。
模型是什么?模型是一个有逻辑的知识块儿。“红灯停”就是小知识块儿。各交通符号是大知识块儿,交通规则就是知识体系了。再比如黄金思维圈,1分钟习惯养成,1次1件事儿等等都是模型。
试想在路口,脑子里冒出的不是“红灯停”模型,而是”红灯还是绿灯。如果是红灯我要停车,怎么停车······,换挡,停车”.天哪,没等反应过来,估计早就闯红灯了。为什么会这样?匹配难度大,没有脑容量执行。
很明显“红灯停“体积要比一段话小的多。匹配只要检索3个字,速度快的多,耗费脑力少多了。让你读100本书都记得1之学什么讲到,有逻辑的整体只占1格脑容量。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模型。
建模型,匹配快,易执行。
那么第二点重复呢?重复练习,可以增加熟悉度,增强联系。
比如培养早起的习惯。晚上想着我明天一定要“一响铃就起床”。但是第二天铃声一响,“一响铃就起床”的念头不过3秒钟,就会被“再睡5分钟”的旧习惯抛之脑后。虽然我把铃声与“一响铃就起床”匹配了,但是没有铃声与“再睡5分钟”之间的联系强。“再睡5分钟”固定匹配了多少个年头了,突然来了新人,怎么就会那么快就熟悉呢。但是随着“一响铃就起床”执行次数多了,是不是感觉容易多了呢。其实红灯停,我们也是从最初的知道,几十年的重复后,才不假思索的做到。当然不仅仅是重复练习就够的,具体下面介绍。
所以建模型,多练习,匹配快,易执行。
~~~~~~~~~~~~~~~~~~~~~~~~~~~~~~~~~~~~~~~~~~~~~~~~~~~~~~~~~~~~~~~~~~~~~~~~~~~~
那具体怎么做呢?
1、用自己的逻辑整合。
比如之前我自己建立的知识小循环模型:目标——模型——掌握——应用——目标。如下图:
知识小循环~~~~~~~~~~~~~~~~~~~~~~~~~~~~~~~~~~~~~~~~~~~~~~~~~~~~~~~~~~~~~~~~~~~~~~~~~~~~
知识小循环原型,来自于《好好学习》和《跃迁》两本书。为什么是两本书呢。之前说过对同一个观点,通过对比,去伪存真。具体怎么对比的呢?以前写的《好学》如何应用临界知识记录了这一过程,如下:
概括我做的就是整合。这两个观点是什么?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区别在哪里?哪些是真的?整合就得到了初步模型。如下图:
初步模型初步模型建立后,去应用。发现新问题:目标后面少了一环,知识储备。也就是目标执行需要理论的指导。结合成甲老师临界知识的观点。整合优化,在目标后面加上了一环,得到知识小循环模型:目标——模型——掌握——应用——目标。
其实“让你读100本书都记得”系列就是按照知识小循环模型写的。首先从学以致用的目标出发,写了第一篇学习模型,第二篇用批判式学习来掌握,到现在第三篇应用。
咦,你会问,为什么我用“模型”而不是“临界知识”。这就是要讲的第二点,用自己的逻辑。
我想你有感受在看书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理解会深刻一些。因为这个知识与大脑中知识库产生了链接,也就是和自己的思维相融合了。这样原本老师的知识就会变成我的,做题是不是得心应手的多。同样建立模型不能照抄别人的语言和逻辑,要以我为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打散,用自己的语言逻辑建构模型。
~~~~~~~~~~~~~~~~~~~~~~~~~~~~~~~~~~~~~~~~~~~~~~~~~~~~~~~~~~~~~~~~~~~~~~~~~~~~
2、重复练习
上文提到练习的重要性。但是光掌握应用是不是太浪费了,我们要让模型发挥最大的效用,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让模型活起来,能够自我更新。这样一个模型就完完全全被吃透了。
具体怎么做比如,看到一个现象,可以用模型解释嘛?接到一个任务,可以用模型完成嘛?看到一篇文章,与模型一样嘛?然后反思,这个模型需要更新嘛。这个模型有什么应用范围吗?
举个例子,“短期记忆容量小,逻辑整体1格脑”这个模型。起初应用的场景是学习,为了高效轻松学习,我要不断归纳,减小知识体积。之后换到对方角度,我表达要简洁、有逻辑,别人才不会脑容量不够。再比如iphone的广告,用“iPhone+人脸=iphone x”这个宣传语,简洁有力。还有现在通过3篇文章重复的应用这个模型。通过方方面面的应用,使用起来已经顺手多了。
而在应用时,发现对这个模型有盲区,然后重复去学习更新,如此往复。知识进入了更新迭代的循环之中,不断野蛮生长。
~~~~~~~~~~~~~~~~~~~~~~~~~~~~~~~~~~~~~~~~~~~~~~~~~~~~~~~~~~~~~~~~~~~~~~~~~~~~
好啦,从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3篇都写完啦。概括起来就是用自己的逻辑把真知识连接起来。学习时,思维导图、框架便于掌握知识。应用时,建模型,匹配快,易执行。最后,各角度重复应用,更新迭代,模野蛮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