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酷暑遇上台风,气温稍稍下降了几度。稻田里吹着凉爽的风,红瓦白墙迎碧浪,那是妈妈的娘家,外婆的家。
01 外婆上吊
我早饭也没吃,八点半就到了妈妈家。我摁着喇叭停下车。咦,人呢?平时妈妈总是站在场脚盼我的,今天怎么喇叭响了还不见人?何况她吩咐我要早点来,外公忌日烧经,外婆吵着要回去,不能耽误的。
我推门进屋,看到外婆半慵着坐在轮椅里,一件灰白的衬衫缠在脖子上,两只手死死地抓着衬衫两端,垂着头两眼紧闭。
妈妈见我进来,苦笑着指着外婆说:“你看看,你外婆在吊颈,她不想活了。”
“啊?昨天不是已经答应送她回老房子,一起去给外公烧经的吗?干嘛又闹这一出?”我望着妈妈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很不解。我从外婆手里拉掉了那件衬衫,她抬起头,一脸的茫然。
“不懂她,早上老早就起来了,坐在桌边等吃早饭,现在又寻死。你说一个吃一大碗粥的人会想死吗?她现在这力气,吊得死自己吗?”妈妈气恨地抱怨道,然后凑在外婆耳边对她说,“你孙女儿来接你了,回去吧回去吧,起来坐车去。”
外婆刚刚过了九十岁生日,舅舅才回南京的家,把她送到我妈这里住一个月。按理说外婆的五个女儿中,我妈排行第二,待她最细心最周到。但任性的外婆就会耍性子,因为知道妈妈会听之任之。
但是这回外公周年忌日她想回去祭拜,妈妈没有听她。大伏天的,天气太热,九十岁高龄的外婆经不起折腾瞎走动,万一中暑、摔跤之类的可就麻烦了。
然后她就像泼妇一样,一哭二闹三上吊。真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昨天就吵了一天,不要我妈,要离开我家到四丫头家去。我妈没办法,只能打电话找四丫头来劝她。又通知我,回来送她回老房子。不然,这把戏不知道怎么收场。
外公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四年了,外婆年纪越大,自己思量着也就与他快要见面了,所以就越怀念,天天念叨:锦昌,你来带我去吧。所以,外公忌日烧经她更是要到场的。
她那因为糖尿病而浑浊得几乎失明的眼里有泪珠滚落,这生死一别就是近半个世纪,青丝白发一瞬间。不知道外婆眼里的外公,是不是仍然是那个清瘦干净的账房会计模样?
把外婆扶上车,我小心开车,一起回到外婆家。
02 小姨被蜈蚣蛰了
为了外公忌日烧经,在南京帮女儿带娃的小姨也赶回老家。哪知道夜里睡觉,被蜈蚣蛰醒了。
黄梅天刚过,大伏天本来是要把家里受潮的衣物被褥都拿出来清洗暴晒的,叫“曝伏”;凉席也要三天两头擦洗。小姨在南京带娃的那些天,小姨父在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哪想到要翻晒清洗呢?
小姨提前一天回来,把被褥凉席都洗晒了。晚上睡下去才舒坦一些。两层楼的房间,只来得及清理了楼下一层,两人就住在楼下。
半夜,小姨感觉脚踝被刺了一下,有东西痒兮兮地往上爬,一会儿爬到睡裙里面。吓得她慌忙坐起来,开灯,跳下床,脚踝上起了一个红叮叮,被什么虫子咬了一口!
小姨浑身鼓起了鸡皮疙瘩。她抹了一下凉席,没发现什么。再掀开来看,一条小指长的蜈蚣正在褥子里找洞洞钻。小姨父眼疾手快,用扇子一下摁上去,又用力旋扭了几下。揭开扇子,蜈蚣已经变成了扁扁的柳叶片似的,几根细足骚动了几下就不动弹了。
小姨惊得汗毛一根根都竖了起来,头皮发麻。“晦气!百脚!”她挠着头,又抖了抖睡裙,生怕裙子里还有蜈蚣。
“今天刚晾的被褥,还是有虫子,你在家里就不知道打扫打扫,尽是些潮气霉气!”小姨一边抱怨姨父,一边卷着被褥,再不敢睡床上了,只能睡竹榻了。
抓了半宿的蜈蚣,好抓狂,太恐怖了。明天还得重新再里里外外清理一遍。
03 四姨捡黄瓜
外公外婆生了六个子女,五个女儿都是姐姐,儿子老幺,最有出息。落户在省城南京,娶了省城的媳妇,也就很少回乡下了。小姨是五姐妹里的小五,就招了女婿小姨父,住在一起。
外公过世了以后,小姨就在老宅基地上新建了两层小楼,只保留了三间瓦房,算是舅舅的老宅。而外婆就到五个女儿家轮流住,也够老太太新鲜的。
但凡外婆家里有什么事,姐妹们都聚到小姨家,吃喝谈笑仍然很热闹。小姨家前面的农田都承包给了外来菜农种起了蔬菜大棚。大棚里的蔬菜反季节生产才最有经济效益,因此,农家正常生长的黄瓜正当时,大鹏黄瓜已经变成了落市货。
四姨喜欢卖菜,除了卖自己种的菜,别家农户如果有吃不完的蔬菜要卖,都来找四姨帮忙。于是,四姨那双勤劳的手总是没的空闲,摘菜捡菜卖菜。她的腿脚也是轮轴转的辘轳,没的停歇。每日在家和菜市场之间风雨兼程,不是在卖菜,就是在去卖菜的路上。
大棚里的黄瓜藤已经被高温打蔫儿了,藤上还有嫩黄瓜挂在上面,腌制酱包瓜最好不过了。大棚老板没时间清理这些不起眼的小黄瓜,让四姨随便摘,正好帮他清理大棚。
于是,四姨趁给外公烧经的空挡,钻进大棚采了两大蛇皮袋的小黄瓜。明天一早可以带到菜市场,卖给喜欢吃咸瓜的人家回去腌制。虽然高温下汗流浃背,但这样白捡的菜,也可以给四姨贴补一下日常家用。
几个老姐妹都心疼四姨,都一起去帮忙。又不失时机地劝她:“不要那么辛苦,儿子已经成家了,日常开销就由他们自己负责才好,你都往七十上数的人,还能倒贴几年?自己又能过几年好日子呢?这样拼命,太亏待了自己。”
四姨不以为然:“只要身体能动,就还是要动的,有精有神就想靠子女,受不了那白眼,以后不能动了,那是没办法的事。幸好,我越做身体越健康,反而不觉得辛苦了。”
勤劳的人,总是那么独立,到老了也不喜欢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子女。身体好,真的是全家的福气。不辞辛劳的妈妈的姐妹们,在别人眼里都很辛苦,但是,她们自己却活得健康乐观、坦荡硬气。
外公在九泉之下,会有所不舍,但还是应该宽慰的。至少每年的这个日子,儿女们都记得要来祭拜他,烧点纸钱以告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