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9年了,很幸运的是5年前因为留校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跟着2013级本科生重新度过了一次大学,当时就感慨如果真的可以重来,我要更加珍惜我的大学时光,我要更加好好培养我自己。
可惜,时光不会重来,因而我希望我可以分享有用的体悟给还未进校和还在读大学有缘的“你”。
最近因为负责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在同一所学校享受相同的资源,然后到了毕业之际大家找工作的状态、找到的工作的层次都有很大的差别,我想知道这个差别是怎么来的,我相信这个时候不仅仅像考试一样只是智商层面的,更有综合素质层面的。
从几个问题入手聊一聊吧。
我们为什么读大学?
这是个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当时我也是人云亦云,只知道要上学,要高考,梦想就是考个好大学,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为“我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至于“为什么?”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因为大家都这个样子吧。
我们真的很少去想“为什么”,但其实是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著名的营销顾问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个“黄金圈”理论: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一个是Why,中间一层是How,最外面一层是What。一般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外面的圆逐渐推到里面。而创造了伟大作品、引领了伟大运动的人们,其思维习惯则恰恰相反,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大学”,对于人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更需要从内在入手,值得好好思考一下,只有自己真的想清楚想明白了,才有真正的“内趋力”,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一个大学生活,自己会去主去寻找去探索。
光线传媒副总裁刘同曾经回答过“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这个问题。
他曾转发《人民日报》说,“读大学的价值也许在于能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
读大学的价值在于你明白了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了靠近他们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你现在努力,未来就会遇见那些和你一样努力的人,你现在不努力,你未来遇见的人大概也是和你一样的处境。
有很多人非常的幸运,从高中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我其实没有那么走运,我是通过短暂的努力进入大学之后,才给了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塑造自己。”
刘同在绵阳中学的演讲《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也反复强调了高考的重要性:
“人生的道路上,未来还有很多坎,肯定比高考还要难,因为它们不如高考那么纯粹,那么公平,人人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面对同样的竞争环境,你单纯通过拼搏勤奋,就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步入社会后,你会发现,很多事,即便努力了也是无效,因为种种条件的差异,社会的各种潜规则,你不再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从此也再不会像高考这样,有一群同龄人和你一起战斗,有老师带着你们奋力向前,有家长在背后做你们的强大支援。高考的可贵,就在于它的纯粹,所以一定要把握最后的时机,在最纯粹的竞争中,漂亮地尽力地拼搏一次。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你只有上了大学,才有资格思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信我,离开学校不久,你就会无比地怀念你的大学时光,还有那些哥们儿、姐们儿。你会发现,曾经无聊的大学生活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美好!你的大学生活将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是一些很牛的人的学历,这样的事实已经足够说明读书对人的影响,它或许并不能变现,但它会对人的眼界和思维产生影响。
怎样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当想清楚了"why"之后,就要好好想想“how——我们要怎样读大学”和“what——读大学到底读什么”了。
大学四年,是可以心无旁骛成长的四年,可以专心致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把自己酿成一杯香醇的美酒,散发属于自己的魅力和光彩,终于可以独立而自由的生长。
南航徐川说,“我们不应该像一棵竹子直线生长,而应该像一棵树,除了明晰的主干,还有横生的枝桠,郁郁葱葱全面发展。”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也说过,“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这里引发出发一个问题——我们在大学如何做到像树一样活着,并以树的姿态成长呢?
首先,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李欣频老师曾说过,“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以为时间很长,你以为生命很长,你以为你的梦想可以无限推延。可是你会发现自己不停的在拖延很多事情,以至于到后来你真的走不动了。请现在就去找到自己最核心、最独特、最有热忱、说到就兴奋、不在乎成败的天赋。”
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读大学也是一个不断深入认识自己的很好的阶段。
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树,实现生命的自由生长,天赋的自然绽放,那到底我们要怎样让生命密码自然表达呢?
就像是一棵种子,我们需要了解认识自己是属于什么植物的种子,当然这个是有“梦想”的能量在里面的,当人的格局足够大,梦想和愿力足够大,种子中的潜能被激发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然后,好好培养自己。
认识自己之后,了解了自己的天赋和使命,知道了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然后“以终为始”寻找榜样不目标断靠近培养自己,此时就类似于给种子泥土、适当的阳光和雨露,然后充满爱和耐心地等待。
鲍金勇在《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推荐阅读)提到过向“人”“书”和“实践”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心理学对能力的定义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或技能是需要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完成目标或任务,才能转化为我们自身的有效能力。因此,我们的能力培养应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刻意的,带着目标去培养的。我们能力培养的中心必须建立在一个面上,甚至一个准确的发力点上,在这上面形成核心的竞争力。
大学就是你所“认为”的样子,你也是你所“认为”的,慎重“贴标签”,慎重“做选择”。
曲建武老师在《春风化雨》这本书里说,“毫无怀疑,你们中很多学生关心的是自己物质力有多少,想的是在大学里怎样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力的提升,而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崇真、向善、乐群、刚毅、慎独的地方。
崇真。大学是个追求真理的地主。哈佛大学校徽就是用阿拉伯文写的‘真理’二字,寓意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我去过世界近千所大学,在许多大学里都竖立着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优秀学子的雕像。
向善。大学是个向善的地方。我国《大学》一书开宗明义阐述的就是'大学之道,大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乐群。大学不是自私自利的场所。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大学不能让抱有个人目的的人来使用。’社会是人的社会,大学是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在此,学生应当培养团队精神,要懂得没有人会独自成功。
刚毅。大学是一个培养人的优秀品质的场所。做人一个重要的品质是刚正不阿,不屈权贵,不惧怕困难,做事持之以恒。行动不坚决,做事不持久,这样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慎独。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的一生谁也不能替代。自己的一生只能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在众目睽睽之下,人的行为自然会得到约束,而如果是独处呢,可以说许多 人都失败在这一点上。"
请认真对待这宝贵的四年,请认真思考为什么读大学,请好好想想如何度过这四年,这对于你,对于家人,对于祖国,对于世界都是重要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