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语文 语花芳草集
通化乡源文化,就是一个“勤”字

通化乡源文化,就是一个“勤”字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3:48 被阅读0次

通化精神,梅江精神,梅溪精神是什么?说者纷纭,听者有滋有味,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勤”字。天道酬勤,通化源道更是酬勤。

学习勤奋。曹聚仁在“我的童年”一文中说:四岁念完《大学》、《中庸》,五岁读完了《论语》和《孟子》,七岁读完《诗经》,九、十岁时,接受朱芷春老师教导,开始阅读《读通鉴论》,王船山的历史哲学让曹聚仁唏嘘不已。在杭州一师,他接触《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我写到这,深深地为这位同乡前辈而折服,我是看过一些史书方面的文章,但像他如此系统地阅读如此根底扎实,并说出是非高低,真的让我大为惊讶。曹聚仁真是一块做史学家的好材料,可惜了。

生产勤劳。曹聚仁在回忆先父曹梦岐先生开展“维新变法”时写道:我们在小学读书时,先父就划了一亩水田,给我们种稻、种麦、种豆,从插秧到收割,让我们一 一做起来。因此,我这个书呆子,对所有田间的事,一 一都熟知,我还会养蚕养蜂接桑。何止是曹聚仁,通化的农家子弟都如此。浙东“大体说来,都是自耕农”。自耕农的生产生活不言而喻。

生活勤俭。这方面深刻地反映曹聚仁家父家母的身体力行上面,但他对自己在杭州、上海和香港遇到的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往往轻描淡写,寥寥几笔带过,让人感到意外。

为人勤恳(暂略)。

曾经吃过的苦(通化自然环境、外出交通等先天条件相对不足),经历过的难(金华中学辍学、抗战时期战地记者、大陆解放后滞留香港),让曹聚仁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不仅如此,他在《我与我的世界》一书中回忆了自己的一生,特别对中小学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耐人寻味。就通化文化传承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也应该是当今梅江人的“法宝”之一。

通化乡“勤”文化就是一张鲜活的名片,将鼓舞着更多的梅江农家子弟在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奋勇前行。

陈水河写于2020年4月9日早上

相关文章

  • 通化乡源文化,就是一个“勤”字

    通化精神,梅江精神,梅溪精神是什么?说者纷纭,听者有滋有味,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勤”字。天道酬勤,通化源道更是酬勤...

  • 从《 世界》试看民国通化乡源文化(初稿)

    源就是源头。梅溪发源于兰浦交界的大黄岭,流经兰东北,整个流域基本在崇山峻岭之中。水随垄而走,人逐水而居。一条山溪就...

  • 在峡谷里绽放的美丽民宿

    临安精品民宿推荐:花千谷 文 | 乡旅报告 一个“源”字,慰藉了世人的寻源渴求,道尽了此中无尽的禅意。 入太湖源,...

  • 三王故里文化艺术节诗歌集(26)

    三王故里文化艺术节诗歌集(不断征集添加中) 1.七律.题通化镇樱桃文化节 城镇诗联学会会长/杜成春 戌年夏月谒诗乡...

  • 钱億年其人其诗

    (梅溪流域多才俊之一) 钱億年(1100~1184),字伯寿,浦江(今兰溪)通化乡廸塘人,北宋工部尚书钱遹之孙。宋...

  • 《曾国藩》读书笔记

    曾国藩所有的业绩综合起来:一个字是勤(身勤 眼勤 手勤 口勤 心勤),一个字是恒,如果再加一个字叫拙。 曾国藩一辈...

  • “大美吉林 文化消夏”全省广场文化活动之通化篇

    “大美吉林 文化消夏”全省广场文化活动之通化篇 一曲《红色之城 康养通化》唱出了一座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唱出了...

  • 2022.5.21

    一个早字,一个勤字

  •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公司梓潼工厂文化墙上的四个大字:”天道酬勤“,可是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人,怎样去做好”勤“字...

  • 第23天:身勤则强

    还是一个字【勤】 勤字好理解,有勤奋、勤恳、勤劳、勤快、勤苦的意思,就是持续的付出。 我这里想说的是曾国藩的四到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化乡源文化,就是一个“勤”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nf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