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丨星期一丨上海丨阴天
今天和往常一样,早早地从家里出发。快过年了,上海的人少了很多,地铁上空了些,每个人都在忙着盯着手机,我也不例外。
上周就有很多同事陆陆续续回去过节了,加班少的我还在坚守。但总感觉心里有点什么,憋着的说不出来。坦白说我个人不太喜欢加班,总想着在8小时内有效的完成工作计划,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
背包里面有一副耳机,有一个听筒坏掉了。因为我很少听音乐,也不太在意。拿出来听了下还可以播放,随便选了一个。天气阴沉沉的,记得昨天还是放晴的,似乎有点春天的味道了,小区里面的梅花开的正艳。想起之前看过一部剧,有句台词叫“心一热,天就蓝了,才知道梅花不为任何人怒放”。
感慨时间过得飞快,当时刚毕业在北京工作那会,租个小单间,每天晚上都在追这部剧。特别喜欢里面的男主和女主,可能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空军梦吧。
来上海也有6年了,我从一个人变成了我,爱人和孩子的三口之家。依稀记得来这里的第一天,五个人追着末班地铁一顿跑。上海跟我的第一印象有点像香港,不像北京市区主要是些低矮的小胡同,很少有摩天大楼。大概是11点,我们找到了下榻的酒店住下,等待第二天去适应新的办公环境。
接待我们的领导面露微笑,不过笑的有点可怕。前面几个同事回来跟我说要小心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表现的很淡定和从容,可能是脸上写着涉世不深吧,当时我就签字了而且薪资并没比在北京那会高多少。我捉摸着自己年轻,慢慢来吧。
在这期间总的委屈是大于高兴的,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斗智斗勇斗狠,结果我出局了,是我自己选择离开的。我个性比较柔弱,比较脆的一个人。
接下来的几年可以用折腾来形容了,每年都要为找工作发愁。行业不景气,入错坑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踩在配资,互联网房产,P2P等风口浪尖上,只能说现在很多企业家不是做企业,这里就不评价了,此处省略一万字。。。
言归正传,我呢固执,爱说实话,没小九九。作为一个IT从业者,这些素质想必也是优势。记得自己写的程序打印出第一行业务日志时,那种喜悦和兴奋想必不是行内人不会太理解,再加那么一点点自豪,感觉自己就是个半仙了。呵呵,算是一种信仰吧。当然过程是痛苦的,忍受着经理的逼问,产品的朝令夕改等,最可怕莫属deadline,啊不说了自觉加班吧。
我也是幸运的,都说付出就有回报。由于业绩能力突出,我进入了lead角色。前期并不乐观,每天都在为工作犯愁,我该怎么分配安排任务,谁谁谁不听话我应该怎么沟通等等。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期间我也请教了一些前辈,买一些书籍来系统学习。总之,管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庆幸遇到的同事都比较给力,项目很少出现delay的情况。所以我有更多时间去研究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个人还是偏向做技术的,时刻保持第一生产力。
经历了传统单体架构到分布式,再到微服务,万变不离其宗,变的是招式,不变的是思想。曾经刚入职某公司的时候,我写了一篇PPT分享自己的技术历练,印象较深的是我鼓励大家多造轮子。
有时候觉得别人重复造轮子是不是因为他不了解一些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其实不然。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自豪感,它起了关键作用,因为每个人人都希望被认可。可以被同事认可,甚至可以被社会认可。做技术,尤其是IT行业门槛一般比较低,即使你没上过大学,甚至没读书,也请不要低估自己。你可能不会像科学家那样发表一篇震惊中外的学术论文,但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有自己的发光点,贡献自己的力量。编程是一门艺术,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创造,甚至改变世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是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我更懂得珍惜当今的不易。感谢在路途中给我制造麻烦的朋友,正是因为你们,我才时刻被鞭策和奋进。
写于龙华188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