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 弘玥 | 来源:发表于2024-08-08 08:20 被阅读0次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

    根据失血量与失血速度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

    根据出血的病因可以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大类。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种最常见的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

    1、胃、十二指肠疾病

    严重的胃、十二指肠溃疡能够引发出血。

    2、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憩室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能够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3、门脉高压致胃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4、上消化道其他疾病

    胆囊胆管的结石、蛔虫、肿瘤或肝动脉瘤破裂入胆道、壶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急性胰腺炎并发肿瘤破溃等引起胆道出血。

    5、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血管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等。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及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状况有关,除了具有原发性疾病的各种表现外,呕血或者便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

    另外,出血较多的患者可以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

    1、呕血和黑便

    呕血或者便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2、周围循环衰竭等全身症状

    一次出血不大于400ml时不引起全身症状;

    当一次性出血超过400~500ml时,可以出现头晕、乏力、昏厥、心悸、精神萎缩等症状;

    短期内出血超过1000ml或者失血超过循环血量的20%可以表现出循环衰竭。

    3、发热

    多数患者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后24小时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4、氮质血症

    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后,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增高产生的原因为大量血液进入肠道后,其蛋白质产物被吸收引起氮质血症,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消化道出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oz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