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娜娜之前的文章,加上又迫切地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当我看到娜娜60秒演讲行动营的时候,我马上报名入营了。
第一次的自我介绍,我琢磨了很久,也反复录了很多遍,最后闭着眼睛逼自己发出去了,现在回过头去看第一次自我介绍时,声音太小,没有明显标签:我来自广东中山,现在是一名党务人员,以前曾是一名小学老师……整个过程像是念履历表似的,给人的感觉是超级不自信的。现在看来虽然是不完美的一次,但却是非常好的第一次,因为它是一个开始,正因为有了它这个开始,才有了后面的进步。
第二天的自我介绍,我从个人特点有童心童趣作为切入点,介绍自己与学生的交流,想传递有童心的人能保持年轻的心态这个理念和价值。整个过程我尝试用上数字使自己的介绍能让人加深印象,但是因为标签不清晰,核心逻辑不够严谨,没有凸显出自己能力对他人的价值,建立起与他人的链接点,所以整体效果不佳,不能让人听完后印象深刻。
第三天的自我介绍从文群战友前一天的点评中我受到启发,首次清晰了自己的标签:香片杨横英——像一杯飘着花香的茶,一位让人感觉舒服的教育者。同时我也找到了现在和以前工作的共同点,都是用输出促进输入的教育。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大大地跨越,活了几十年第一次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特别谢谢文群战友,你的一句话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从此我见识了从未见识过的自己。
第四天的自我介绍,我从战友亚红姐那里偷师了一招——用上让人耳熟能想会心一笑的金句。整个介绍是这样开始的:我是一名让让人感觉舒服的教育者,很多朋友吐槽陪孩子学习能让一秒亲妈变后妈,我们不妨试试……这么一二三点方法,这一次的介绍算是有开始尝试和他人的链接了。在这特别谢谢美三、文群、晓雅、伟华等战友的点评和鼓励,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去尝试不同的可能;也特别谢谢像娜娜老师、亚红姐等优秀的战友,我可以从他们的介绍中吸收丰富的经验。
第五、六次自我介绍我基本上是套用第四次的模式,用我是一个让人感觉舒服的教育者开始,再用简单的两三点方法或事例传递有关教育的能力给有所需要的人,这些都是我自己亲身体验过有效的方法,能让为人父母者听着能有认同感。需要反思的是:通过一周的自我介绍,我发现自己身上能发掘的标签太少,这说明我的能力太单一了,我很羡慕我的同桌张均印,妥妥的一串标签,以后可要抓紧时间学习了。第二点是个人的气息比较弱,相处其他战友的声音,我的声音一直属于比较小,以后要加强气息的练习。第三点是面对镜头时还找不到镜头感,眼睛一直眨呀眨,没有和人交流互动的意识,这估计只能长久地练习才能有进步。
最后把娜娜老师关于自我介绍的几点经验贴在末尾,常温习常思考:一是要建立自己独特的标签,让人对你印象深刻;二是要建立自我介绍的核心逻辑——能力的开放性,也就是对别人的价值,建立起与他人的链接点;三是注意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自我介绍,注意面部表情要与人有交流,时长一分钟左右,且不要为了博眼球夸大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