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逢重午又端阳, 粽子香甜巧妇忙。
绿艾葱葱驱瘴气, 苍蒲青青泛芬芳。
端午节将至,为了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活跃节日气氛,提高老师们的集体凝聚力,实中东区在以任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次端午节包粽子活动。


6月4日下午,30多度的高温,天气异常炎热,实验中学东校区的餐厅里却热闹非凡。
下午三点整,粽叶已经煮好洗净,糯米也已泡好,花生,蜜枣齐全,一切准备就序,只等开工。
包粽子正赶上九年级三练考试和七八年级月考,没有监考任务的老师都走进餐厅,大家都各自忙活开了。


三人一群,五人一堆,包起了各式各样的粽子。盆子里、筐子里,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有三角的、有四角的、有大的、有小的、有棱角分明的、有不成样子的。老师们说着笑着包着看着,其乐融融。
有的教师包的飞快,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装米、折叶、捆扎,不多时一个个粽子就诞生了。有的年轻人则是新手,在有包粽子经验师傅的指导下,还是会状况频出,眼看包成了,一不小心,呼啦一下又散开了,好不容易捆扎好了,米又漏出来了,终于笨拙的将粽子包好,长长的舒一口气,彼此会心的一笑,虽然包的不是很完美,但平日拿着教案课本用惯鼠标键盘的老师们,看着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心里乐开了花。
放学后,学生们也参与其中,你别说,包的还有模有样呢。


包粽子,不管会与不会,其实包的是一种气氛,包的是一种心情!
几个男同志在贺主任的指挥下支起一口大锅,咕咕的响声代表着粽子熟了。待粽子煮熟出锅,任校长又带领老师们分袋装好,让老师们带回去给家人品偿,虽然不多,但礼轻情义重,带回家的不仅是粽子,还有领导的关怀和老师们的心意。

实中东区的家人们,把《离骚》的厚重化为粽叶和糯米的清香,再一粒一粒的慢慢咀嚼,那糯米香,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体验到集体劳动的快乐,增进了老师同事们的友谊,也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万山千山“粽”是情,实中东区最有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