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农村老家,生活很简单,娱乐项目很少。
那时还是用煤油灯照明,有月亮的晚上还能出来到大街上逛逛,玩玩捉迷藏什么的。没有月亮的晚上,就是天黑就睡觉。如果村上来了说书唱戏的盲人,整个晚上就会热闹起来。
盲人说书唱戏,在那时是一道风景。一个响板,一把二胡,一双筷子一个碗,一个装干粮的布袋,就是说书唱戏盲人的全部家当。
只要听到打响板的声音,就知道晚上有戏听了。附近的村民在晚饭的时候就会送去汤和窝头,直到吃饱为止。早上和中午,盲人只要在原地等着就会有人送吃的。有的在一个村唱上好几天,有的一天换一个村。
大人听戏,小孩子跟着凑热闹,听着听着就趴在大人腿上睡着了。说的什么,唱的什么?根本就没有听,也听不懂。但第二天仍然是积极的去占地方,然后又早早进入梦乡。记忆最深的是因听戏挨母亲的骂。
那时候,也就七、八岁吧,已经能听懂故事情节,村上来了说书唱戏的盲人,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当时听的有点入迷,盼着第二天接着听。不巧的是第二天,母亲生病了,发高烧起不了床,看着姐姐和父亲忙着请来庄上的医生,自己一边担心着母亲,一边惦记着听书。当听医生说母亲的病稳定了后,就偷偷的跑到街上去听书了。
到了关门睡觉时,才知道我又去听盲人说书唱戏了,父亲叫我回家时,一边走一边数落:“你娘病了,你还有心去听唱戏,没长心眼啊咋的,傻瓜一个。”走进家门,母亲就骂:“你还去听戏,你就不怕没娘了啊……真拼(傻)"从那以后,我就一直觉得自己有短处,缺心眼。以后再有唱戏的,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兴致了。
说书唱戏的盲人,为了生存,他们走村串巷,卖力的说唱。虽然他们眼睛看不见,但会拉弦,能说书唱戏,给人带来快乐,也让人心生敬佩。所以,小时候听戏的场景,一直储存在记忆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