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喜剧《举起手来》常被认为是“神剧”,对此导演冯小宁这样说:“战争喜剧要把握分寸,参照对象就是《虎口脱险》,那部电影里德国法西斯就是傻瓜啊!”
冯小宁的作品中一直不乏抗日战争题材,如《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等,其一贯手法也是用史诗般的风格来讲述悲壮故事。
但《举起手来》却是个例外,它在海报上打着中国版《虎口脱险》的旗号,是一部纯粹的喜剧战争电影。
冯小宁曾经看到一篇评论,说中国导演就是拍不出像《虎口脱险》这种类型的战争片。这个评论让他非常不服气,所以他要填补中国电影这个空白。
冯小宁是个超级军事爱好者,他家里、工作室四处都是军事模型,对于抗战历史题材也有他自己独到的把握。
所以他很清楚《举起手来》这部电影要呈现的是什么,冯小宁:“跟《虎口脱险》一样,在《举起手来》里的日本侵略者也可以变成傻瓜,但不是说在历史上他们就是傻瓜。”
拍摄《举起手来》,冯小宁首先考虑的其实还是市场,但这市场并非在城市,而是在农村。
《举起手来》投资400万,据统计它在农村院线的放映场次超过了100万场,按照500元一场的话,票房已经超过5亿元了。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直到今天还在一直赚钱,当然它在城市影院上映时的票房是非常不理想的。
除此之外,《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只剩下“博君一笑”,而它也的确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