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起跑线和玻璃心

起跑线和玻璃心

作者: 澄彤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5-23 15:25 被阅读0次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这是澄彤之家第32篇文章--

本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吴军的《见识》,是书中第三章,有关孩子的内容,特意摘录分享给大家。

原书中起跑线和玻璃心是一篇文章,只不过,我在本文中分成两个部分而已。

01 起跑线

在中国常常听到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要非常辛苦地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赞同这个观点的不仅有中国家长,也有著名作家马尔科姆 格拉雷威尔。他在《异类》一书中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朝领先,一辈子领先。

但是,不论大家多努力,一个50人的班,永远有第一名和第五十名。更关键的是,即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赛跑。我从小到大都是在一流学校里度过的,周五的样本应该算是中美两国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了。但是我见到最多的情况是,每过一个阶段就有人主动退场,请注意,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在这里,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以说明为什么必须树立“人生是马拉松长跑“的想法才能笑到最后。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

美国中部密苏里州过去有一所被称为”独立高中“(The Independent High School )的中学,当然这所学校的名字现在已经改成了克里斯曼高中。独立高中1901届的年级第一名是查利 罗斯(Charlie Ross),他在校期间曾担任过雪山年刊的主编,算是个有名的学生,他也因此是英语老师布朗小姐最喜欢的学生。毕业典礼一结束,布朗小姐就走上台亲吻了罗斯,祝贺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

罗斯旁边站着一个比他几乎矮半头的学生,我们权且先称他为哈里。哈里其貌不扬,来自一个非常朴实的世代务农的家庭,在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这样的家庭再普通不过了。那些家庭出来的孩子都很朴实,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土气。不过哈里并不缺乏勇气,他当时就问布朗小姐:”我难道不应该得到一个吻吗?“

布朗小姐很简单地回答:”等到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吧!“

其他同学看到这一幕都在想,罗斯将来总得做出点什么成就,才能不辜负老师对他的青睐。

按照传记作家的描述,罗斯的压力应该不小,而且将压力变成动力,一直非常努力。高中一毕业,罗斯就考进了当地的密苏里大学,毕业之后,他留校任教并成为该大学新成立的新闻学院的第一位教授。接下来他在新闻界崭露头角,由于他异常勤奋,加上人又聪明,终于在1932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罗斯不敢懈怠,在新闻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945年,罗斯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白宫负责新闻和出版事务的首席秘书,这可能是新闻界的人士能做到的最高职位了。

从罗斯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成功也要靠自己长期努力。当然,如果事情就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是一个心灵鸡汤的故事而已。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主角,那个可怜的哈里后来的命运怎么样了呢?这里我也就不卖关子了,先告诉大家结果——他就是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 杜鲁门。事实上,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罗斯在新闻界能够平铺青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杜鲁门的提携。

根据杜鲁门图书馆的记载,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的:

罗斯得到任命后,非常高兴地和总统讲:“布朗小姐如果知道我们现在又在一起了一定很高兴。” 总统拿起了电话,给独立高中的布朗小姐拨了电话:“喂,布朗小姐,我是美国总统,我是否该得到一个吻?” 对面的布朗小姐回答:“来吧,你可以得到它。”

传记记者喜欢将这件事情加以渲染,以说明一个男人的嫉妒可以激发他无限的潜力。杜鲁门的成功和这件事有多大关系很难说,他是否在当上总统之前长达44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还想着这件事呢?我觉得并没有。和罗斯相比,杜鲁门无疑在起跑线上输得一塌糊涂,事实上在从高中毕业后的十多年里,他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上大学,没有人脉,没有机会,一事无成。当罗斯已经在新闻界大显身手时,他还在为温饱发愁,但在最后的长跑中,杜鲁门赢得很漂亮。

杜鲁门的成功过程至少说明,起跑线上的输赢对于一生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事实上,即使在起跑线上领先,优势其实也未必能保持很久。1945年,杜鲁门接替去世的罗斯福,从副总统上位为总统,抢到了1948年总统大选的优先起跑权,但在谋求连任的过程中一直落后,这也再次说明起跑的优势并不是那么重要,那么杜鲁门是如何当上总统,又是如何连任成功的呢?我把它概况成耐心,运气和勤奋。

02 玻璃心

20年前,我们很少说类似“玻璃心”这样的词,但今天我们经常会听到“玻璃心”“伤不起”这类的话,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似乎真的脆弱到了不能受一点儿伤的地步。玻璃心是如何养成的?这和我们今天过分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有关。

由于过于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有关。很多家长和老师不断地告知孩子一朝落后,永远落后,孩子一旦遇到一点不顺利,暂时落后了,就害怕得要死。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的心就变得很脆弱,成了玻璃心。这些人如果一开始处于顺境,就越发地有信心一路走下去,但是人很难有好运气,一旦遇到挫折,便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整个人都不好了”。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在人生中长跑的意识和能力,一时的失败或者落后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在起跑线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和家长所做的,一方面是继续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小心翼翼地为孩子保驾护航,最后大家都变得输不起。我有时真的很同情这样的学习和家长,他们承担了原本不必要存在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有的家长认为,先帮助孩子抢到一个好的位置,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其他事情以后再说。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精心辅导,不给任何刺激,让孩子尽可能少地受到挫折。这份苦心能否真的得到回报,我们并不知道。就算这种方法短期内有效,最后孩子们在学业上表现很好,顺利地进入了好大学,但玻璃心一旦养成,副作用会非常大,一辈子都是大问题。换句话说,很多人虽然后来懂得了把人生当做长跑的重要性,但是在年轻时养成了玻璃心,以后就无法为长跑提供动力了。我在清华大学当过班主任,入学时,一个年级200多名新生都是原来学校最顶尖的学生,但到了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总要有最后一名,总要有最后1/3的学生,装饰画哪些人具有一颗坚强的心脏、哪些人玻璃心马上就看出来了。对于前一种人,他们可以跌倒,但是会爬起来不断前进;对于后一种人,即使老师费尽心思给予各种帮助,也还是走不出心理阴影。后一种人并非智力、能力和知识储备不如别人,而是从小被养成了一颗玻璃心。等毕业后大家到了单位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那时候就不会有什么人来照顾“玻璃心”的感受了。

今天,当大家都在试图先跑出去几十米,或者都在训练那种有爆发力而没有耐力的短跑时,聪明人不妨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己总是能够不断坚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够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与你一起探讨孩子教育的85后老爸,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你喜欢的话,请点赞,支持澄彤之家

相关文章

  • 2013.3.23反思日记清单-重复,学习是长跑

    1,玻璃心和起跑线,今天看了吴军老师讲的,玻璃心和起跑线,说的是人生是个长跑的过程,学习更是长期的过程,也许前面会...

  • 见识第三章

    第三章:谈谈见识 字数:624 起跑线和玻璃心 我们常常听人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想给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在年...

  • 20170324 不要让“玻璃心”害了孩子

    昨天,看了在“得到”上订阅的吴军老师的文章《起跑线和玻璃心》深有感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

  • 10天共读一本书---Day3《见识》

    【起跑线和玻璃心】 在起跑线上赢了的孩子,今后未必赢,我们必须树立“人生是马拉松长跑”之路.培养出一颗坚强的心,去...

  • 【见识3】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 《见识》的第二章 “谈谈见识” 以下是我感受最深的3点 1. 起跑线和玻璃心 起跑线真的重要吗?...

  • 《见识》读后感10

    起跑線和玻璃心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招领先,一辈子领先”。即使在起跑线上赢了,今后也未必赢,因为...

  • 起跑线和玻璃心。

    书名:《见识》 第三章:起跑线和玻璃心 正文字数:786 按现在的说法,我是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70年代,正处于...

  • 起跑线和玻璃心。

    书名《见识》Day 3 第三章: 谈谈见识 字数: 618字 起跑线和玻璃心 N年前一条广告语,“别让你的孩子输在...

  • 起跑线和玻璃心

    孩子刚上一年级,每天都有语文和数学的作业,感觉好多。每天还要练钢琴,读英文绘本,比大人还忙。不过最近发现她不大爱给...

  • 起跑线和玻璃心

    《见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 最近为了明年的考试,我觉得我也越来越脱离了自己的轨道。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起跑线和玻璃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xl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