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希望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我们却常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尬尴。所以,有人调侃自己只会说“我爱你”,别人却说“今晚月色真好”“噢,你也在这里吗?”。
今天,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智能手机普及,让读书这一圣贤事变得既普通又困难了。
说它普通,是因为阅读不在局限于案前正襟危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都可以想读就读;说它困难,是因为通过手机或平板的阅读,更体现在“浏览”而非研读,容易停留在一知半解的肤浅层面。
网上经常有人晒自己读书打卡,一个月可以读10几本甚至更多,除了大写的佩服,我想很多人都会焦虑为什么自己做不到。但鲁迅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这种读书方式有积极效果吗?
我倒不焦虑自己不能一个月读10多本书。原因是我一是阅读速度慢,另外我一直困惑的是自己没有一个有效的读书方式。
这两天,我有空阅读了美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以及作家王蒙写的《有些人知道挺多,但没有脑子》,两篇文章都不是很长。
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写在约上世纪初,而王蒙的文章应该写于最近。前者精讲了如何通过读书,搭建好一个知识系统,后者重点强调了今天的人为什么要继续读书,读些有挑战的书。两文虽然相隔近百年,但参照来看,不仅解惑,还触类旁通,了解更多。
王蒙在文章中讲到,通过阅读,“人可以变得更雅训,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读书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书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自己过去不理解的生活。”
朱光潜先生也说到“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面对这数亿万人用几千年去烹制的盛宴,是浅尝一口,还是细嚼慢咽呢?两位学者都进行了归纳,其中朱先生讲得最为详尽。他介绍到:
首先,书是读不尽的,读尽也无用。我们要读就读有用的书。“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
怎么算是一本有用的书,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人,虽不至于“你之蜜糖我之砒霜”,但确实存在阅读效果差异的。除开专业书,一些关于基本共识的书,同一话题,不同作者的写作角度、文笔或思考深度,都可以严重地影响阅读者的感受。
朱先生自己不是很推荐类似于“必读十种”这样的书,王蒙也只是建议大家在读书时,“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
其次,两个读书方法:一是值得读的书要读两遍,先快读,了解全篇大旨与特色;再慢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二是须笔记纲要精彩和自己的意见。
这两个方法,其时是比较容易自己去践行的,这也是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在推荐,比如“书要读两遍”,就是我们常说的泛读和精读;”笔记纲要和意见”,也就是读书笔记和卡片,只是如何记好读书笔记及整理好卡片,又是我们自己可以去学习、应用和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方式。
再次,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又分为以科目为中心,比如读文学类就以作家为中心,精选他/她的要作,一部一部地细读;;或以问题为中心,心中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去搜集涉及该问题的书,查找各家对这问题的看法意见,自己再权衡推求结论。
朱先生说,有些读书是仅凭兴趣,象蜜蜂采蜜一样,虽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快乐阅读”,但不足也很明显,就是“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自从参与写作培训课后,每每落笔时,都惭愧自己读书少,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定式。《红楼梦》里写到香菱想学诗,找到黛玉拜师。黛玉说,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果然香菱熟读了这些诗后,按黛玉出的“咏月”题,几经修改,终得一首大家认可的,“新巧有意趣”的好诗。香菱抱着写诗的目的去读书,终成正果。
同样的,我的阅读,就是要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目的,不求多,只求精,在阅读中思考,体会,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些事急也急不来,只有细读、做好笔记,才敢期盼“读书万卷始通神 ”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