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第八期头条情感写作培训,培训是从飞书上进行的,而交流却是在微信群里面交流的。
从一开始进群就有人开始不停的问
什么时候开课啊?
怎么下载飞书啊?
我们是不是现在还不能在头条上发东西?
现在需不需要认证啊?
后来讲的是爆款头条的写作指南,课讲完后群里又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微头条怎么发呀?
作业什么时候写啊?
我的为什么发不出去啊?
这种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大多都是一些课程的基本信息和程序的基本操作。
其实,早在报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明确的通知:申请完30天内不要修改名称,开课前也不要发布作业。
进群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看公告,公告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开课时间,开课方式以及开课程序的下载与应用。
课程里面也清清楚楚的讲了如何交作业?如何写微头条?包括格式和内容。我看了几个人写的微头条,有的人写的内容跟情感根本没关系,写的是一些理财的经验感悟。有的人格式又不对了,没有按要求加上#情感写作小能手#,还有的人把微头条写成了文章。
更有甚者在群里玩起了头条接龙,把自己的头条账号发在群里,然后互相关注。群里已经明确要求不允许接龙,并且一直在踢掉接龙的人,还是有人不停的接龙,他们甚至都不看一下上下相关的信息,也不去关心别人说什么,却又生怕自己落下什么重要的仪式。
诸如此类的问题,导师基本上会让提问者去之前的课程或者是公告里面去找,因为此类问题答案基本上都已经讲过。到最后他们的答复一般就是不好意思没看到、我真没注意等托词,摆出一副抱歉、愧疚的样子,其实内心并没有太多道歉的意思,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真的是问了一件无关紧要的问题。
我们周围总是有这样的一群人
生活、工作上类似此类的问题也并不少见。
你知不知道建设银行的电话?
我的车扣分了,去哪里扣呀?
去北京的车票多少钱啊?
之前还有一个同事大半夜给我打电话问我一个产品的价格,白天就刚刚发的有提单明细,上面清楚的标注着产品的价格。
现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这样的问题上网一搜便可,网上的信息甚至比我们任何人知道的都要准确、全面。但是他们不愿意自己去找一找,看一看,甚至都从来没有想过我要自己去搜索一下,想想办法,他们认为找别人问一下会更简单、更容易。或许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注意,觉得这么点小事,随便找个人问一下又能怎么了?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去帮助他们?
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帮助迷路小朋友找妈妈,请丢了钱的民工大哥吃饭,帮外地的游客一起找身份证。工作上亲自给同事开户,大半夜给新来的同事讲业务要领。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特别乐意给予帮助,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送来帮助是一件多么开心快乐的事情。
但对于这类的问题,我基本上是不乐意回答和帮助的。明明已经告诉了他们游戏规则,明明通过自己的能力能够找到答案,但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动手去解决,做伸手拿来主义者,不停的追问我怎么办呢?请你告诉我答案。答案明明就放在那里,可是他们连看都不看就说不会,这实在是让人觉得无奈。
没有人喜欢去提供这样的帮助,这不仅仅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更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自己能解决的事都找人帮忙会让别人觉得你不懂得感恩,因为再小的事情也是有人情的,过度的依赖别人会消耗你的信用值。自己能通过现有手段资源解决的问题就不该去麻烦别人,做一个少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别人才会更愿意帮助你,因为你懂得感恩,值得帮助。
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我们去帮助?
第一:真正遇到困难的人。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沟坎,那些在关键时候遇到问题的人总是值得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比如人生病了需要钱,婚姻出现危机寻求安慰。这些忙我们愿意去帮。
第二: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人。
自身条件限制,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解决问题,不得已求助的人。比如一个老年人问你如何使用微信,一个外地人问你附近什么地方好玩?
第三:专注成长,精益求精。
在技术专业领域,有太多的人追求成长,而成长的诀窍通过书本又无法获得,只能求教于有经验的人,这样的忙我们值得去帮。
有问题并不可怕,寻求帮助也并不可耻。可是如果把规则和要求置若罔闻,把别人的时间工作不当回事,那一定是有问题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不给自己添麻烦,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