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商人的女儿,从小就体会到许多的"格格不入",或者说"与众不同"。
比如一开学需要填写父母职业的时候,总有很多选项待选,什么农业、生产加工、制造业、服务娱乐、政治、科研教育、管理等,通常大家勾选的都是"常见职业",而我通常都是勾选"其他"(除非有"商业"这个选项,但是通常没有)所以经常最尴尬的就是别人问:"你父母在哪儿上班?是做什么的?"我都会无言以对,毕竟回答:"老板"会显得特别另类和怪异。因为大多数父母基本都是上班族,我父母没有上班,通常睡到自然醒,有事办事,没事就喝喝茶,在我眼里相当"自由",所以一般都会回答:自由职业者。

后来自己上班之后,依然显得"格格不入",我不喜欢固定的朝九晚五的打卡模式,虽然在上班,但是我觉得大家大部分时间都太闲了!明明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非要分散成六七个小时来做,剩下大部分时间不是八卦就是电视剧,而且每天的工作基本就是重复再重复。而我不会随意附和,偶尔看一些"不太适宜"的书籍。
内心不安分的我,在有孩子之后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开始的时候会不知所措,好像有点与世隔绝,有点跟不上时代,有点out了。但是在孩子大一些之后,留有富裕时间之后我没有选择重回"朝九晚五"的日常,而是开始迷恋上音频,开始迷恋上阅读,开始迷恋上跑步,开始迷恋上养生,所有周边的人,都觉得我非常的"异类",非常的"格格不入。
但是今天我知道,其实我并不孤独。当我在书籍里遇见了为而不争的老子,遇见了潮起潮落的王朝更迭,遇见了越挫越勇的企业家,遇见了早年就眼界宽广的沃尔顿建立了他的帝国沃尔玛,遇见了女中豪杰希拉里,遇见了做啥啥牛的李笑来,遇见了重视通识教育的吴军老师,遇见了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遇见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的不同人生,在或多或少中给我带来了阳光或者共鸣……其实,我并不孤独!
后来,我在阅读李笑来的一本书中明白了,原来父母一直的商业模式刚开始是单次的重复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后来升级成购买他人时间,然后再"重组"以后,提升效率后,再"高价"出售。而我自己没有重复着第一阶段的事情,其实是在加强我的"装备","武装"我的大脑,升级我的"系统",增加我的"寿命",从而为未来的商业模式添砖加瓦,而不是廉价的重复出售自己的有限时间,坐以待毙。

即使你的行为在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没关系,一直走下去,你会遇见属于你的新团体,时间是最好的过滤网,你总会遇见更对的人。
格格不入,很可能是因为你在突破自己的边界,这是升级自己系统的必要代价,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路向阳,做你自己,格格不入又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