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读书就是自娱自乐的事,这次听了释若老师的公式写作第二讲,才知道自己以前一直都是处于浅层阅读当中,只是在接收信息,寻找刺激,娱乐八卦一下罢了。而现在学拆书稿、讲书稿,我们必须学会高层次的阅读,即要会从所读的书里找出可以拿来就用的知识点,明白这本书是要给读者传达什么样的思想,还要发现这本书有哪些优点,值得推荐给大家。只有这样去阅读了,才能写出合格的解读稿出来。
阅读理解里一共四大技巧:速读技巧+精读技巧+重述技巧+笔记技巧
关于速读技巧,我之前在我们一块聊聊的活动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幸得释若老师的解答,后来与又得到楠小鱼儿的指导帮助,自己一周时间内从之前的一分钟400多字提到一分钟1000多字了。以前,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说:读得快会更容易懂得作者的意思。自己练习了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了快速阅读的妙处。
快速阅读并不是将一本书里的全部内容一字不漏地加快阅读,而是先看封面、推荐语、序言、目录等,从这些简要信息里搜寻出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然后有选择的将相关内容、章节快速读下去,而对于自己选出的知识点就要用到精读技巧了,精读就是深层次挖掘出里面的痛点、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重述出来,这就到了老师讲的此节课的重点,也是我们学写解读稿的核心——重述技巧。
重述技巧是我们写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述就是将别人的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后,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理论,然后向别人表述出来。它是我们做讲书稿、拆书稿的核心技能。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别人听得懂又对你的表述感兴趣,觉得对自己有用呢?
老师在课程里教了我们I(重述原文)--A1(联系经验)--A2(规划运用)的公式方法,并且还详细给我们举例讲解,让我明白:原来再难的一件事,套上了公式,你按要求去多运用、多练习,其实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重述原文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书中的知识点,让别人明白可以从你的文章里学到什么东西;
联系经验就是在做知识增量,不仅是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同时别人也一样增长了知识;
规划运用也就是总结观点,告诉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要怎么处理,推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也就相当于是学以致用。
这样,一篇解读稿,就会让别人觉得有趣味、有意思、有价值啦。
老师也提了可以用2W1H的方法来写解读稿。
即What(有什么知识点,即相当于重述原文)、Why(为什么要讲这个知识点,即相当于联系经验)、How(怎么做。即相当于规划运用)。写作时,公式套用也与上面的IA1A2一样操作。
最后老师给我们讲了笔记技巧。读书中如何做好笔记,关系着你将要写的解读稿框架,老师分别说了致用类图书笔记六步法与虚构类文艺作品&非虚构类记叙作品的笔记方法。特别是后一种方法,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让我知道可以按人物、时间、地点来做笔记,后面自己可以再选择按哪点来写,真的得心应手很多。
而且按老师讲的步骤去做好笔记,笔记的内容也会成为写作中最好的素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