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接看纯理论的医学科普,不免让医学小白感觉有点枯燥。这本《正在抢救中》以记录小故事的方式来让我们在了解疾病的过程中又少了一些枯燥,多了一些对于那景那情感同身受的理解。
如果大家想以休闲的方式看一看那些可能出现在急救室的疾病,那么这本书就非常合适。本书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ICU的一些知识以及日常常见的头疼脑热如何分辨重要不重要;第二章讲述了那些常见中又不常见的疾病—原生疾病、慢性病、寄生虫和内分泌出问题;第三章讲述了女孩的那些痛,女孩子要多关爱自己一点;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主流舆论上常出现的疾病等其他事情:艾滋病、狂犬病、自杀以及别对医生撒谎。
作者用16个故事讲述了16个人的人生,也用这16个人的人生为我们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病症我们又该如何自检自查。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身为患者和身为医生两个身份中出现的细微的心理、情绪上的纠葛,也看到了很多因为患者缺乏知识或者一些难于启齿的过去而引发的无数恶果。身为一个每时每刻都要面对会有隐瞒或者随时崩溃的病患,同时又要顶着巨大的压力来为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生是有多么的伟大又不易。
一、治与不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价码
在第一个故事中直面的就是人心。当一个人进了一天花费一两万的ICU需要别人掏钱的时候,站在门外掏钱的人们的态度就第一次拷问了人心。我们人是善良的吗?毫无疑问大部分人是的。但是每个人的善良是有价码的,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可以让另一个人倾家荡产的爱,也许会有。但是这样的爱可能通常情况下建立在两个人都一无所有的基础上。但是当掏钱的人手里有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会为了躺在ICU的病人付出多少,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在我们面对死亡赔偿那个数字的时候,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就是冰冷冷的无情。就是那么一个数字就可以买断一个人的人生。法律在这件事上的倒是公平的,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聪明还是愚蠢,在法律判罚时候的定价都是一致的。接受这种有限的善意,应该是我们一生中时时刻刻应该学习和接受的无奈又合理的一项很重要课题。
二、贫穷是原罪,但是就像疾病一样,原罪通常只有一种
医学上,如果能用一个病来解释所有症状,那就尽量用一个病来解释,这叫一元论。从医学角度来说一个人很难同时拥有两个同样重要的疾病。所以,当我们能用一种疾病来解释所有病症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两种疾病来解释。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贫穷就已经是最大的原罪。他们会有其他的病吗?会的,但是掩盖在贫穷之下后其他的病痛就显得无足轻重。可正是这最大的病痛会让人付出更多金钱上的代价。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得1型糖尿病的快递小哥的故事,他出身贫寒,为了省钱在身体不舒服以后一次次不听劝为了少花钱酿成了大错。最终住进ICU以最大的代价为自己的舍不得钱财付出了最重的成本。
可以让一个本就没有什么的人付出所有又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呢?这才是人性中的悲哀之处。
三、医院是人性的试炼场,里面不光有疾病还有谎言与矛盾
在这本书里很多故事描写的是女性因为性功能或者两性受伤住进ICU的故事,也有一个得了乙型肝炎不敢将实话告诉另一半的故事。这样针锋相对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会让人感受到特别无奈,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了另一半的利益。又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将实话告诉另一半。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中会有那么一些男女对立的极端议论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单从身体上来考量,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确实是更容易受伤的一方。
但是这不代表生活中就没有温暖的人和温暖的时刻。在这本书中也有过还未结婚的情侣女生得了病男生细心照顾的。相信经历过这一段经历以后,未来这两个人应该会有幸福温暖的未来。
也许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好或者不合适自己的人,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停止脚步,直到我们找到那个正确的人为止。
四、我们在一个行业不断坚持,为了也只是去看一看那些偶然事件
这本书的作者在故事中有过很多次的失误,同时作者也大量提及了各个科室医生的优点——他们对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知道更多的疾病以及更多的偶然事件。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一项工作中常常感到无聊枯燥却依旧需要坚持的原因。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是大量的重复工作,这样的重复让我们感到进步的寂寞难耐。但是让我们在工作中成功就是需要在这条枯燥的路上去发现和寻找这样的偶然。是这些无数的偶然,最终成就了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