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妈妈跟他聊天了:
妈妈:“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
宝宝:“开心。”
妈妈:“为什么开心呀?”
宝宝:“老师表扬我了,说我吃饭乖。”
妈妈:“哇!你吃饭乖呀。真棒!是不是中午有你喜欢吃的菜菜呀?”
宝宝:“中午吃了好多好吃的,鸡腿、胡萝卜、鸡蛋、还喝了豆腐汤。我最喜欢吃鸡腿了。其它的也好吃。”
妈妈:“呀!宝宝吃了这么多呀。真乖!”
宝宝:“妈妈,我晚上还要吃鸡腿。”
妈妈:“好的,好的。”
。。。。。。
这样的对话场景对一些家长来说,是每天都会进行的。对更多的家长来说,是做梦都想要达到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语言”这件事。
先来想想,语言有什么功能?
1、 表达需求,在上述对话中:宝宝说晚上还要吃鸡腿,这就是一种需求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说:“我想玩小汽车、我要去游乐场玩”。这些也都是提出需求。
2、 表达情感,在上述对话中:妈妈问宝宝开不开心,宝宝说“开心”,后面提到“我最喜欢吃鸡腿了”,这些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
3、 交换信息,在上述对话中:宝宝说“老师表扬我了”,还有跟妈妈描述中午吃的东西,这些都是在和妈妈交换信息。
在一段自然的、生活化的、内容丰富的对话中,应该涵盖语言功能的多方面,而绝对不仅仅只有最基本的需求的表达,或者是最单纯的词语或句子的仿说。
再回过头来说说,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在这个对语言的定义中,有三个词是重点:语音、语义、语法。
所谓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我们平时说话时的发音。
想想在前段对话中,如果宝宝发音不清,“开心”发音成“汉森”;“老师”发成“夯实”;“鸡腿”说成“季腾”等等。妈妈还能听懂孩子的话吗?两人还能进行如此顺畅的交谈吗?
所谓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我们说话时要表达的意思。在本篇文章中,我们讨论的语义指表达意义的词语。
在前段对话中,包括有名词:鸡腿、胡萝卜、鸡蛋、豆腐。动词:吃、表扬、开心。形容词:多、乖等等。
词义的掌握与认知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语法:就是在语义的基础上更复杂的语言表现,可以让人们理解并且表达更加抽象、更加明确的意义。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语言中的短语和句子。
(除了这三点外,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语用,就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出自不同的人口中、不同的前后语境下、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的意思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语用涉及的内容非常广,而且现阶段大多数孩子都还不涉及到这一块,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就不介绍了。)
孩子从无意义的发声,到能正常与人进行语言交流,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这一过程,我们把它分为:
前语言期:没有有意义的发音。孩子只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根本没有实际意义。或者根本不会发声。
一般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从无意义的发声逐渐变为有意义的语音。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还没有进入到语音阶段呢?
除了有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构音器官发育异常”外,还有可能存在:
✓ 语言环境。
有很多孩子,在带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语言刺激。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带养的时候,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认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就可以了,别饿着了、别累着了、别生病了,至于其他的,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在跟孩子的相处中,家长做的多,说的少。孩子玩玩具,在家里摸东摸西时,家长就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只有当孩子哭了,才会着急忙慌的跑到孩子身边,看看是尿了?是饿了?是摔了?赶紧帮孩子处理好,让孩子别哭了。有的家长的陪同,就是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自己玩。
语言的产生也是一个精细动作从模仿到自发的过程。如果前期模仿不够,后期不可能自发。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就是让孩子有充分的模仿机会。
✓ 认知理解能力。
正常孩子一岁之后产生语言,那一岁之前孩子在干什么呢?进行认知理解的积累。大量生活中的积累,让孩子开口就能正确的命名实物,表达需求。但我们的孩子,有很多因为智力受损,影响了认知理解能力,造成了语言发展的滞后。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积累知识,提升智力水平。这样孩子就能自然产生语言。
✓ 缺乏动机。
有些孩子在小时候是有简单语言的,后来慢慢消失。是因为家里照顾得太过周到,所有的需求只需用哭就能满足。有的甚至连哭都不用,两小时把一次尿,一小时喝一次水,只要是家长能想到的,一定给孩子做到“完美”,这样的孩子可能连伸手“要”的动机都产生不了,就更加不要说语言动机了。
如果你的孩子还处在前语言期,除了改变以上三点外,你还可以做的是:坚持非接触性原则。即不要让孩子直接拉着你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不要成为孩子达成目的的工具。当孩子有需求时,一定要孩子用肢体动作、手势或声音提出要求后,才满足他。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
✓ 让孩子知道可以和外人进行非动作接触。有很多孩子,有需求时,直接拉着大人的手。采用非接触性原则,孩子在没有办法和大人产生身体接触时,势必要想其他办法达到目的。这时,语言、肢体动作就有产生的动机了。最差,孩子也要用哭声来表达,也能练孩子气息了。
✓ 可以提高和孩子的目光接触。非接触性原则下,孩子提要求,就要采用其他途径。看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很多。当孩子出现主动的目光接触,大人要强化这一行为。
后语言期:孩子已经能够发出有意义的声音,比如:爸爸、车车、苹果、汽车等。但有些孩子可能对这些词的意思还不清楚。只能仿说不能命名。
在后语言期,就会涉及到前文所提到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各部分可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呢?
在语音上,可能遇到的问题:
1) 发音的清晰度问题。
1、肌张力的问题。
孩子的唇肌、脸肌或者舌根肌的张力过低或过高。需要进行面部按摩。舌头的伸缩练习、舔上下唇练习、舔左右嘴角、在口腔内转圈。这些都是为了锻炼舌头的灵活度。舌根肌的按摩。唇部的练习(嘟嘴、抿嘴、张大等)。
2、口型转换差。
发单元音还挺好,双元音就不行了,比如ba可以说清楚,但bao就说不了。还有的单个字或者常说的词语单说还可以,连成一句话就听不清楚了。这些都可能是孩子的口型转化能力差,需要口型变化时就出现了问题。可以进行单元音:a、i、u三个音的转换练习。练习时口型变化从慢到快,同时要兼顾发音的清晰。专门练习时口型一定要饱满。三个音的六种排列组合要换着练习。
2) 说话的音量太低,声音小。
1、气息弱,说话不连贯。
有的小朋友说话声音轻,不注意根本听不见。有的说话,字一个一个蹦出来的,说一个字停顿一下。这些都是因为气息不够,需要加强大运动的练习,通过跑、跳、爬来练习气息。
2、有的孩子有气,但不会用。
自身的气息调控能力差。可以通过口鼻的呼吸转换练习改善。单用嘴呼吸,然后再单用鼻子呼吸。这样轮流转换进行练习。
3) 音调的问题。
1、说话没有抑扬顿挫,声音平。
2、或说话发音奇怪,声音尖,用假声说话。
这可能是因为:
✓ 孩子认知水平差。对自己说的话不理解,所以需要加强认知理解力的提升。等理解力提升后,这个问题会逐渐改善的。
✓ 声带肌张力不够,需要进行按摩。
在语义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1) 主动语言少
孩子已有一定认知能力,能表达一些东西,但很少有主动语言,有些是能主动表达自身需求,有的连需求都需要大人问了才说。比如:一个小朋友已经会说“我要小便”,但每次想小便还是站着不动看大人,手拉裤子。一定要大人问了“你要干什么?”,他才回答“我要小便”。
这是因为在之前的语言学习中,他一直接受的模式都是大人问,他回答。所以他习惯这一模式后,就一定要有问后才有答。避免这一语言习惯的方法是,在最开始就“少提问,多描述”。多用描述性语言帮助孩子说出他要掌握的知识,让孩子仿说,少用提问的方式带出孩子的语言。
2) 语言质量低
有的孩子,很喜欢说,但说的内容正确性不高。这其实是认知理解力还需要提高。特别是在相对抽象的词语的掌握上,比如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
家长在教这些词汇的时候,要掌握“一个不变(教学点)一个变(采用的教具,载体)”的原则。不断变化你的教学器具,教学点不变。比如教“圆形”。可以找“碗、盘子、扣子、车轮、太阳、方向盘、井盖”等等圆形的物品,但你的教学点就是“圆形”。孩子会根据这些物体的共同点总结出“圆形”是什么意思。这比拿着个圆形的积木,跟孩子说上一百遍“圆形”更能让孩子理解。
在语法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 有的孩子能说很多词语,认识很多东西。但表达起来都是字、词、短语,很少用成句的话。
✓ 或者说出来的句子,总是颠三倒四。把“我要吃苹果”说成“苹果吃我要”。
✓ 还有的孩子,话挺多,但都是废话。表达时,要么话中夹杂很多其他的内容,跟想表达的东西根本不相干。要么说的东西完全听不懂。
怎么样避免这些问题呢?在一开始教语言时,家长就要做好语法这一块的练习:
✓ 镜面对话有助于正确的语法掌握。
所谓镜面对话:
家长说“苹果”,孩子说“香蕉”
家长说“一个苹果”,孩子说“一根香蕉”
家长说“我有一个苹果”,孩子说“我有一根香蕉”
家长说“我有一个红苹果”,孩子说“我有一根黄香蕉”
家长说“我有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孩子说“我有一根长长的黄香蕉”
。。。。。。
✓ 孩子在学习时,教会孩子抓重点。一个句子,不是每个词都是重点,有很多修饰性的词语,其实对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没有太大影响。有能力的孩子(有一定的词汇量),可以进行扩句和缩句练习。先进行缩句练习,能力有提升后,再进行扩句练习。像前面举的镜面对话的例子,其实也是一个扩句练习。
生活中,随时都可以依据孩子目前的语言能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希望大家能在我写的这篇文章中得到启发,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祝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
(注:文章中对语言等的定义,部分参考了向日葵伙伴的儿童语言开发实操手册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