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学习了阿何的学习力,其中关于知识树搭建的内容对我影响很大。以前都是凭经验做事,知识都习惯储存在大脑里,而通过恰当的信息管理工具,来辅助实现构建个人信息系统的目的,把工具作为第二大脑,就能释放很多的大脑能量来完成创造性工作。
大脑像计算机的CPU,主要负责思考和运算;辅助工具就像计算机的硬盘,主要进行信息存储。印象笔记救赎这样一款很好用的工具,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软件可以选择,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今天分享的不是工具,而是怎样利用好工具。
课程分享
1、印象笔记基础功能介绍
2、用印象笔记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3、如何又快又好记录笔记
正文:
一、什么叫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用外部工具存储信息。打一个比喻,我们的大脑就像CPU和内存,而这个辅助工具(印象笔记)就像是硬盘。
二、印象笔记操作基础知识
作为一款笔记软件,阿何认为印象笔记有3大作用:
1、搜集信息 2、生产信息 3、整理和搜索信息
软件下载地址:https://www.yinxiang.com
印象笔记的主操作界面:
有三个框:第一分区:功能分区,可切换不同功能界面
第二分区:笔记列表区,可按标题、日期等排序
第三分区:笔记查看编辑区
印象笔记管理笔记的2个维度:笔记本和标签
标签的不同分类维度
同一个笔记可设置多个标签,即使每一篇文章都设置了很多标签信息,那么印像笔记会自动把所有同一标签的文章笔记聚合起来,点击“标签”就可浏览所有标签。
3个很重要的功能:
智能搜索
功能1:全文搜索
什么叫全文搜索: 1、标题中有关键词能搜到 2、文章内容中有关键词能搜到 3、图片中有关键词也能搜到!
功能2:信息搜集
1、网页文章存储:首先安装软件,推荐大家使用:chrome浏览器 。。。当然,QQ浏览器也可以的。给浏览器安装“剪藏”插件,安装成功后你会发现你的浏览器地址栏右边多了个印象笔记的小图标。
点击小图标:你可以选择保存到哪一个笔记本,除此之外,你可以选中文章部分保存。
选中部分后它只会保存下面绿色框内的内容。
2、保存公众号和朋友圈的文章
先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公众号
保存微博的文章,操作和微信差不多是一样的。
功能3:拍照扫描和ocr识别
拍照扫描功能
扫描:我们可以把印象笔记的手机端当扫描仪使用:打开印象笔记,创建笔记,选择“拍照”,系统会自动处理。
ocr识别:识别图片和扫描文字信息
三、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归类清晰使用便捷
第1步:分析使用场景和需求
1、记录类笔记:阅读、听课
2、创作类笔记:日记,原创文章
3、资料类笔记:在网站上等看到的资料
4、琐碎笔记
第2步:笔记分类设计
做法1:归属性质分成明确的,可以考虑用笔记本
做法2:笔记本,不适合太细分。否则数量太多,无法管理。
eg:【职场类读书笔记】《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读后感,标签可以是职场思考。
下面是阿何老师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1、读书笔记类 2、个人创作类(文章,书籍)。如果是书籍,会单独一本书建立一个笔记本。 3、文章搜集类:会建立一个笔记本叫“文章暂存”,网页之类的文章,搜集的时候先丢到这里,后面再移动到相应分类的笔记本里面,和打标签。 4、资料库相关笔记本:公众号运营、互联网营销、社群相关,建立若干个笔记本 5、个人信息类:财务数据,灵感记录,重要事项记录等等
第3步:内容填充
第3步,有分为内容的产生、内容的整理以及内容的使用3部分。
内容的产生:养成四个好习惯:
1、养成把好的,有需要的内容从分散的渠道立马搜集到统一的渠道(印象笔记)的好习惯
2、一定要先划分好体系,再开始搜集和写笔记
3、自己写笔记,一定要严格按照划分的分类,在对应的分类里面创建笔记
4、定期把纸质笔记扫描进印象笔记里管理
整理的方法:
1、定期清理没用的文章,避免知识库过于庞大
2、相同类型的文章,利用笔记合并功能变为一个笔记
3、定期阅读暂存库的文章,并打标签,移动到合适的分类。
4、建立自己的索引页
实际例子:你是一名新媒体研究人员,下周要给100人讲一堂关于公众号运营的课程。
建立合辑(索引页)的几个步骤:
1、确定目的 (我要写关于如何做好公众号的讲稿
2、梳理逻辑(做好公众号,涉及公众号基础知识、文章撰写技巧、推广技巧、粉丝维护技巧4个方面)
3、寻找笔记 (通过笔记本、标签、搜索),在印象笔记查找上面4个方面的笔记
4、获得网址(利用印象笔记的“分享”功能)
5、新建一条笔记,名字可以叫“如何做好公众号笔记索引页”
6、索引页里面,按照4个方面,把所有相关笔记的网址、标题写上去
五、每篇文章阅读后,添加文章关键词
关键词搜索
避免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才能把文章搜出来的问题
要点: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把文章总结成3-8个关键词。写在文章最前面。方便长时间以后搜索到这篇文章。
使用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知识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
1、你要知道自己知识库的类别,大概都有什么内容。这个东西需要固化到大脑,所以才需要定期整理和阅读笔记。大脑中建立大概的索引。 2、方法、理念、方向性的东西,需要固化到大脑
3、数据、素材、过于繁琐的操作,适合留在硬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