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异记》,唐代传奇,共三卷。作者薛用弱,字中胜,河东人(今山西永济)。唐穆宗长庆年间任光州刺史,文宗大和年间以仪曹郎出守弋阳郡,“为政严而不残,尚称爱民之官。”

所著“集异记”,有一则关于诗人王之涣的传奇故事。
唐代开元年间,有三个以写边塞诗著称的诗人。他们是王昌龄、高适、王涣之,三人名声不相上下,当时四处求官而没有机遇,在外游止大体相同。一天,天气很冷,飘着些雪花。三位诗人一同来到酒楼,赊了一壶酒,慢慢喝起来。
忽然有戏班的十几个艺人走到酒楼上举行宴会。三个人离开座位,躲到隐蔽的角落里,围在炉火旁观看。不一会儿,有四个妙龄艺妓也相跟着来了,她们穿着华丽,打扮入时,个个妖媚袅娜,人人摇曳多姿。很快奏起音乐,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
王昌龄等三诗人在角落里打赌说:“我们做诗都很有名气,但水平又不容易分出高低。现在我们可以秘密听艺人咏唱,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是优胜者。”
不一会儿一名艺妓打着节拍唱起来:“寒夜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喜不自胜,用手在壁上划了一道说:“这是我的一首绝句。”
接着又一女艺人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也用手在壁上划了一道说:“这是我的绝句。”
相继又一名艺人引喉高歌:“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用手在壁上又画了一道说:“我已经有两首绝句了。”
王涣之自以为早已成名,就对另外两人说:“这些人都是粗鄙失意的艺人,唱的都是“巴人下里”式的俚俗歌曲。像“阳春白雪”式的高雅的歌曲,他们这样的俗人哪里敢学呢?”王涣之指着众艺人中最漂亮的那一个说:“待她唱的时候,若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将一辈子再也不敢与你们比高低,若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可得跪在地下拜我为师呢。”三人嬉笑而安心等待。
一会儿,轮到梳着两个苕髻的少女演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涣之作着手势嘲弄二诗人说:“乡巴佬,我没有胡说吧。”于是三人开怀大笑。
众艺人不明白其中缘故,都站起来询问:“不知诸位先生为何大笑?”王昌龄把三人打赌的事如实告知。众艺人连忙躬身下拜:“俗人不识神仙,请求尊贵的客人屈尊光临,赏脸参加宴会。”三人接受邀请入座,饮酒听曲玩了整整一天。

流行的本子是王之涣而不是王涣之,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不是“黄沙”。诗人间相互比诗名比影响力,是诗人间的调侃取乐。三人皆名重一时,诗作流行京都。可见,唐时人们的欣赏水平似乎比当代热衷于流行歌曲要高雅很多呀。
这篇传奇小说出自唐薛传弱的传奇《集异记》,意在夸赞王之涣的诗歌格调不凡,反映了诗人作品在民间传诵的盛况。这里截取了唐代诗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描写得生动而有风趣。诗人赌唱的情景,王之涣鲜明个性,跃然纸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