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在未被商业化之前,是用户(网民)和社交平台的两方博弈,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步商业化,演变成为用户(网民)、客户(企业)、社交平台的三方博弈。从平台侧的角度来说,需要同时服务好这两方面的用户,而他们的诉求天然的又有所差异,因此,我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一、社交网络的特性
在社交网络上,信息被用户通过各种方式汇集在这些社交网络中,又以各种自然的方式被分发出去。也就说,平台在整个社交网络里承担了“汇聚与分发”的作用。
这个平台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信任主导和去中心化。
首先是信任主导。在社交网络中,信任会成一种核心的衡量标准。人们会因为对好友或专业人士的信任,而信赖他的推荐,在网络中,信任总是先行产生在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之间(强关系),然后是同行或者朋友的朋友(可能发展成为强关系),最后是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弱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网民变得一视同仁。
其次是去中心化,在社交网络里,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特性,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成为中心化的超人。任何一个单向媒体都无法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渴求,哪怕它过去是权威的代名词,去中心化的架构导致了任何一个账号和用户都是一个传播节点,传统媒体的负责人编辑已经无法对其控制。
这种去中心化的变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内容本身,内容的来源在发生变化,不再有专业的编辑提供,而是有去中心化的千万个节点组成;其次是阅读习惯,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由传统媒体向社交媒体转变,人们更加习惯于从朋友圈、微博、QZone了解资讯;这种变化的背后折射出媒介权利的变迁,即人们不再依赖过去的权威媒体,而是依附在信任上。在这个层面,权威和专家不再具有话语权的垄断地位,能够赢得用户称赞和信任的发声者会成为大节点。
二、分享的本质和关键能力
分享是一个嫉妒稀缺而且珍贵的资源。因为分享这个行为涉及到了两个角色:分享发起者和分享参与者。只有这两种角色都有用户去主动承担,分享这个行为才能被滚雪球一样推动起来。
在分享体系下,对应这两种角色,有两个核心的能力:分享力和扩散力。
分享力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有多大意愿分享,发布一条信息到自己所在的社交网络中。扩散力是指一条信息进入社交网络,进入该用户的朋友圈后,自然产生的转发、评论等扩散行为的能力。
对于用户而言,分享的本质是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也就是说:用户愿意去讨论自己,愿意把有价值的信息展示在关系链中。分享要满足的是存在感和参与感。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需要成为分享游戏的发起者,要创造一系列的手段去推动分享行为: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种可行的方案:
1)短期的聚量营销策略,通过大量的活动、优惠轰炸,在利益的诱导下能够产生大量的分享行为,但是这种行为是短期的,会形成一个爆点式的陡坡,之后会慢慢回落;2)长期来看,应该构建一套持续、稳定、有效的体系或文化,去推动优化分享力,这就要求服务、产品、运营共同努力去营造这种氛围,这也是下面主要介绍的重点。
无论是分享力还是扩散力,都指向企业所期待的最终转化,能够像流量的资源转化为下单、下载、激活等一系列行为。在整个分享体系里,左手是流量是资源,右手是转化是产出,企业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转化。而关于转化的内容在本书中没有详述。
对于企业在社交媒体中获益的模型,本书提炼出了一个经典的公式:收益=信息×关系链×流动。
后续内容将主要围绕其中的要点做拆解。
三、优质信息的属性
要探究优质信息的属性,首要要搞清楚用户传播的信息的动机和企业的诉求。信息能够在社交网络里传播,从用户层面,得力于三种力量:自娱行为、自助激励和获利冲动。
自娱行为是指公众希望在热门事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用自己独有的、最简单的方式来消费热门事件,通俗来讲,公众希望能够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就是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和存在感。
自主激励则融合了攀比、炫耀的心理,满足人们在社交网络中拥有的领先地位的意愿。
而获利因素则比较特殊,数据显示,获利冲动很难实现留存和进一步转化,因为用户往往被利益诱导而来,天然的弱化了产品本身的属性,是一把双刃剑。
对企业而言,在社交网络中希望达成的目的有四个:高质量的互动、树立口碑和品牌、吸引目标用户、转化;
而企业的这些诉求能否满足,就涉及到了信息的承载力,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转化,而企业追求的效果转化取决于每位用户对发出分享信息的好友的信任。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信任的加强,信息逐渐能够承担更多、更大的企业诉求,从这个角度看,想要在社交网络中获取到更大的红利,想要信息具有更强大的承载力,就不能仅仅是短视的以KPI为导向做决策,最重要的工作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本身,解决用户问题、将优质的服务通过用户喜欢的方式提供出来,随着信任的累计,天然的,企业的诉求将会被逐步满足。
此外,高质量的信息沉淀在社交网络里,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仍然会不断吸引粉丝和听众、吸引好友们的点击、阅读、下载和转化,这种现象称为长尾效应。
在信息的选择上,更轻便的应用、更简洁的操作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生命力,从这个层面考虑,有两种可行的实现手段:1、将信息服务化,丰富信息的内容,将多个操作和互动整合在一起,用户不再需要在几个页面之间来回跳转;2、将游戏、流程、操作规则简化,随着用户时间的碎片化,不再具有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和分析一个复杂的玩法,越轻便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四、社交关系的延展和扩充
对于每一个在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而言,“自己的好友即整个世界”,只有好友们发出的信息,才能被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将占据我们的视野,吸引注意力。关系链本身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壁垒,画出了一个个相互叠加有不尽相同的圈子。而社交平台要做的就是不断洞穿这个圈子,将社交关系延展到更广阔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点在于关系链的扩展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和速度,一旦用户扩展的关系不再优质,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哪怕只是简单的取消或者屏蔽,也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动作,当不合适的关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不好玩、骚扰的信息会对造成对用户的压力,这是就出现的信息过载。这个时候就会迫使用户离开这个平台。
对于企业而言,延展社交关系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需求,在微博、微信中的变现,就是成为大账号。拥有更多粉丝听众、订阅者,从而进入更多用户的世界,而大账号的成长,本书提供了以下几层的参考:
第一层参考是要引导原有用户结网,面对社交网络,许多企业想到的首先是拉新,即获得新的用户和订单。但现实恰恰相反,关系链(企业和好友之间)阻挡了拉新的速度,服务会成为首要的核心任务,现有用户的结网沉淀,促使成熟企业绝大多数能够出现在第一波用好社交网络的名单里。
第二层参考是提供优质的内容,当网络达到一定规模时,专业性开始逐渐取代无聊的内容,面对垂直行业、细分领域提供服务的账号也随着大批出现,这时,社交网络中各种信息与评价充沛流动,无意义的信息同样充沛,所以更好解决人们需求的信息、账号、服务的价值反而迅速凸显,倍显珍贵。
第三层参考是投入创造成本。越是内容成本较高的产品,优质内容账户所聚拢的用户数量和价值就越大,获得播放、点击、阅读的数据也越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并不是一进入社交网络就能获得心仪的用户,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如果顺利会看到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是刚刚进入网络的时的起点;二是进入上升期的爆点。后者往往伴随着运营、推广的活动。
五、经典模型工具
经典模型一:大节点+自娱现象+获利冲动
有影响的大节点,加上爆发迅速扩张的自娱现象,因为获利而展开的营销活动,成为拉动分享的主要动力。对于优化这种模型的效果,本书主要探讨的还是围绕:优化大节点的信息与互动,这是推动力的具体体现。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分享力的根本来自于产品本身,而不是围绕产品分享推广所采用的手段。
因此,这就回到第三章提到的问题,是短期的聚量营销还是长期的分享分化和机制的建立,如果仅仅是作为活动一样对待,则能够带来的只是一个短暂的高峰,只有能够将之编程运营的基础和产品文化,容易构建一套分享体质时,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经典模型二:账号+渠道+互动服务
和第一个模型不同,信息的扩散是依靠费用投放、商务合作来实现,并不是靠用户自发的行为来扩散。在这个模型下,账号和对应渠道的传播对象依然是弱关系,缺乏信任基础,需要通过不断的互动来建立,注意:如果这个时候利用获利冲动来替换服务,很可能看到第二章提到的问题,用户会因为获利冲动而忘记产品本身,当利益退散的时候,用户也会跟着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