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眼中的大小事,常常是错位的,被一件小事触动,知道了孩子眼中的大事。
昨天幼儿园开学仪式,送给每位一个小朋友气球,早晨起来发现有些憋了,马上好心拿出打气筒帮忙打气,可是打的多了听到“砰”的一声,心想:完啦完啦,好心办坏事,这可怎么办好呀?果然旁边“哇”的一声。
第一反应是马上道歉开脱,一瞬间放弃了开脱,不管我承不承认,气球是我弄坏的:对不起呀,把你心爱的气球弄爆了。这是幼儿园的开学礼物,你最喜欢了,坏了一定很伤心。
他抱着我哭:我再也不要妈妈了,你想去哪去哪吧,我自己在家。
我:真是太伤心了,伤心到都不想妈妈了。
哭够了跑去打开电视,又“犯错”了,着急按开关的一瞬间就知道坏了,接下来肯定说我要打开呢,被你打开了。果不其然,直接傻掉,还好是他喜欢看的。估计他的情绪也消散了,开始跟我互动,我们和好了。
全程他几乎只表达了情绪,并未指责我。如果在以前那句“不要妈妈”了,我会发作的,看来爱的水杯开始有水了,不那么轻易触动“不被爱”。情绪的练习也发挥了作用,此刻是孩子遇到了问题,我愿意陪着他。
这颗破碎的气球告诉我:孩子的心爱之物、情绪事件,对于他来说都是大事,允许他伤心、难过,陪伴就好。情绪不是永久的、是暂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