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鲁迅 冷峻和锋利

鲁迅 冷峻和锋利

作者: 孽孽 | 来源:发表于2017-02-05 20:19 被阅读80次

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还活着,只要这种国民性还在。

一个人死了,他的作品不再属于他,就像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所想的,鲁迅死了,鲁迅这个符号就不再是鲁迅本人了。

假如鲁迅活在现在这个年代,一定是大V,每天用幽默、锋利的笔调,冷笑看着那些虚伪造作、自欺欺人。然而他也成不了大V,在如今的审查环境下,他这样直白、刺骨的风格是生存不下去的。

幸运的是,在那个年代,虽然社会不是那么稳定,但最起码有地方发表这种风格的杂文;不幸的是,到了现在,我们却把鲁迅放在高高的祭坛上面,每天烧香祭祀却从来不读他。

鲁迅的杂文用匕首来形容最为贴切,他锋利、直插本质。《药》中,为了治好孩子的肺结核,去吃刽子手带血的馒头,是愚昧。看到同胞被杀无动于衷,是麻木。愚昧麻木,是“你也配姓赵”,是“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又爱又恨,是鲁迅对中国的感情,他也有对闰土的怀念-长大后的闰土已经死了,对刘和珍君的惋惜。

鲁迅是愤怒的,他愤怒的有逻辑、有勇气、有行动,“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勇者举刀向强者”,他弃医从文,是因为单纯的医治身体的疾病不过是徒劳,解决精神的贫乏、缺乏抗争的勇气才是中国最需要的。他用笔为武器,喊醒铁屋中沉睡的人群,要把这铁屋砸碎。“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要以牙还牙,绝不要空谈,“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要行动,要斗争。

鲁迅是乐观的,“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是幽默的,是睿智的。

今天我们当然要读他的书,用它自己的话说,“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不是图腾不是符号,崇敬他就要了解他。

鲁迅先生的遗书: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列。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先生是可爱的(第一条)、睿智的(二、三、四、五)、锋利的、毒舌的(六、七),他是活生生的人。

相关文章

  • 鲁迅 冷峻和锋利

    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还活着,只要这种国民性还在。 一个人死了,他的作品不再属于他,就...

  • 冬日记 - 读鲁迅

    最近一直在抱着鲁迅文集读。 早年间年纪小,不曾经历世事,总是不懂鲁迅的深刻和锋利,只是觉得艰涩。那个时候,我很喜欢...

  • 重读《南渡北归》(3)

    鲁迅和胡适,一硬一软,一冷峻一温和,个性差异很大。两人起初在北大尚有书信和人际来往。但彼此关系因1925年“...

  • 《伯豪之死》——一曲写给中国的特立独行者的赞歌与挽歌

    一向以为信仰佛教的丰子恺先生是不如鲁迅先生犀利冷峻的。 可是读了先生的散文《伯豪之死》,让人不免想起鲁迅先生的《祝...

  • 《祝福》读后感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 每次重读阅读经典,都会给人更深的感触。这篇小说里,鲁迅先生用准确冷峻的笔调...

  • 2020-10-05《朝花夕拾》备课2

    其实在七年级儿童的心中,鲁迅的面目是模糊的,在儿童心中,鲁迅既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和严肃,更不是一个执笔为...

  • 回忆鲁迅先生

    1画说鲁迅 出示图片,这是大家公认的很有高级感的鲁迅肖像插图,请用关键词说说给你的感觉。(严肃,冷峻,不苟言笑,目...

  • 捍卫者(看图写诗)

    捍卫者 睁开冷峻犀利的眼睛, 神情自若。 披上耀眼的铠甲, 金光闪闪。 擦亮锋利尖锐的刀刃, 指向苍龙。 守卫每一...

  • 孔乙己:人生就是一场笑话

    和散文的温情脉脉相比,鲁迅的小说一向给人冷峻的感觉,让人读来感觉冷气逼人。 在众多“冷”小说中,《孔乙己》算得上一...

  • 让“孝”变得简单点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向来是能不看就不看的。他的文字是一把太过锋利的刀,照得我也无地自容,只能装聋作哑。 偶然读到鲁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 冷峻和锋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be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