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颖师弹琴

听颖师弹琴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4-12-09 19:53 被阅读0次

听颖师弹琴

唐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齐名,皆为描写音乐之杰作。韩愈这首诗大约写于元和十一年(816),当时诗人受谗言陷害,被贬为右庶子。诗人由琴声联想到自身遭遇,不禁感慨万千,泪水滂沱。

颖师是一名僧人,于宪宗元和年间从天竺来到长安,因其琴技娴熟,远近闻名。李贺也曾作诗称赞过他,诗名为《听颖师弹琴歌》。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诗人首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然后,诗人又写了音乐效果,以自己当时的坐立不安、泪雨滂沱和冰炭塞肠的深刻感受,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画为效果的描写提供了根据,而效果的描写又反证了形象的刻画的真实可信,二者各尽其妙,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叠出,变化无穷。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颖师弹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mn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