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深圳的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教育界及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而此前的8月16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已召开专题会议,将动员全省力量,全力支持《意见》的落地。可以预见,在下一轮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深圳至少有一所高校极可能入选。
那么,深圳的几所本地高校,谁最有可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南方科技大学:教育新贵,出生即“贵族”
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赋予学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同年7月,南科大开始本科招生,共从全国8个省录取本科生188人,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超出当地一本分数线69分,“刚出生”即达到了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2018年5月,南科大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国内最快获得博士授权单位的高校。
2019年,南科大迎来了招生的第8个年头。从高考成绩看,其2019级录取新生生源质量在前几年持续上升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提升。有14个省份的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进入全省前1.5%!

在泰晤士2019亚洲大学排名中,成立仅7年的南科大首次上榜,便高居亚洲第41位,中国第10位。将南开、同济、华科、哈工大等老牌985名校甩在身后,其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并且,南科大拥有一支突出的教师队伍。截至2019年3月,南科大已签约引进教师800余人,在300余名教学科研序列教师中,包括院士26人(全职院士11人),国际会士3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
所以,综合起来看,南方科技大学无疑是深圳高校中最有希望竞争双一流大学的一员。

二、深圳大学:深圳“老资历”名校,崛起迅速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仅仅3年后,其便迎来了以自己市命名的大学:深圳大学。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深大作为经济强市深圳市的“骄子”,自成立起便没有缺过经费。2018年,深大的科研总经费超过11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项,稳居全国第23位、广东高校第2位,领先一大批985、211大学,要知道,深圳大学可是“双非高校”。

此外,深圳大学师资力量强悍,其现有教职工364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5人(含短聘4人),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短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长江学者27人(含短聘21人)。对比之下,不少985高校院士数量都不超过10人。
所以,深圳大学当为深圳第二有希望入选双一流大学的高校。

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依托C9大学,青出于蓝
哈工深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获批成立正式开展本科教育的哈工大(深圳)。
哈工大(深圳)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收376名本科生。就录取分数线来看,其在11个省份的录取提档线超过一本线80分,8个省份的录取提档线超过一本线100分!
而到2019年,依托C9高校哈工大的名校品牌和深圳城市影响力的效应释放,其录取考生在所在省份理科位次达到省前0.2%至1%的省份,直接从2018年的7个激增到15个,翻了一番还多。

根据2018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工大深圳共有全职教师280余人,其中全职在深圳工作的院士11人,占哈工大系三校区全职院士总数的61%。
为什么说哈工深有希望单独入选双一流呢?关键是其已经独立本校开展本科招生。就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同时入选211工程一样,哈工深与哈工大在未来也可能独立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
你认为深圳哪所大学最可能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欢迎评论。
说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成立时间较短,清华北大均为深圳研究生院,不做评述。
以上仅为胡侃教育个人观点,任何不同意见、看法,欢迎交流。
声明:此文为转载,由胡侃教育原创首发,谢谢!原标题《重磅!国务院支持深圳创建双一流大学,深圳3大高校谁有机会?》。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