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将近,站在求职的风口浪尖,大家都焦虑得一逼,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整天红着一对铜铃大眼上蹿下跳,给人一种猩球就要再度崛起的赶脚。我是看在眼里急在蛋上呐,都说狗急了会跳墙,那人呢?
我觉得人聪明多了,人会投机啊。那是一种以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的最低损失去博取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加了特效duangduang哒,可说白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个好借口暂时先骗骗自己,假装已经跳过了那堵墙,或者……已经跳起来在半空了。
本来嘛,自欺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挺正常,等大家脑子清醒的时候骂自己句傻逼也就过去了,该干嘛干嘛,日子照过。结果现在混进一些奇怪的借口,虽然用过之后大家看起来没以前焦虑了,但副作用挺大的,好像都清醒不过来了,而且三观还变得有些难以直视。而这邪恶的借口就是——说的文艺点,这叫犬儒;说的通俗点,这叫世故;说得中二点呢,“错的是世界”。
我观察了周围的同学,找到工作的在给还在求职阶段的分享经验的时候,都是在说怎么观察面试官抽不抽烟,怎么递烟拉近关系,和客户喝酒有什么讲究,谈工资谈福利谈人脉谈潜规则谈各种如梦似幻的内幕,末了还要说一句老气横秋的话安慰一下没找到工作的同学,“嗨,有什么好着急的,反正社会就是这样,没什么意思。”而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听到诸如“热爱”啊、“喜欢”啊、“理想”啊等积极一点的字眼,这明明是跟“工资”“福利”一样重要的。所以我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找借口自欺了,而是自我麻木。区别在于自欺的人知道自己在骗自己,他是清醒的装糊涂;而麻木的人,心里有座永远也跳不过去的高墙,还固执地把这种糊涂当清醒,到处兜售。
其实我不怀疑同学说的各种规则各种内幕的真实性,任何行业抽丝剥茧,都可以总结出这样那样的灰色潜规则,而且每每有过之而无不及,哪一个行业不残酷呢? 但要是没有这点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和理想,看到的将只是世界的另一面。 在辛酸故事的背后,是充满绝望的自我否定。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你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在这指点江山大放厥词,装得什么逼。难道有人一生下来就是他妈是麻木的吗?谁刚入职的时候不是带着情怀带着理想,最后还不是被无情的现实无情踩踏,磨灭殆尽,你凭什么觉得你自己能坚持得更久。
我确实没有信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坚持下去,但我还是希望它能到来得慢一点,毕竟世故又不是破处,不用着急的。龙应台说过一句话深得我心,“理想总是幻灭的多,但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留住光。”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回应。
如果向这个世界认怂而成长为一个世故的大人是男人这辈子难以避免的宿命,面对这个短暂理想主义的空隙,我或许不能让它存在的更长久,但我一定要让它迸发得更灿烂。
哈,真想做一个一辈子二十岁的少年呐。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