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来刷《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本书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作者的介绍可以翻看《真实的幸福》。
本书中文版2010年由万卷出版社出版,湛庐文化出品,豆瓣评分8.3分。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习得性无助导致悲观,悲观和乐观的差异在于解释风格,乐观可以学习,ABCDE法则是改变悲观走向乐观的工具。
习得性无助
悲观从哪里来?作者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
这里有个经典的“电狗实验”。一组狗被电击,但各种努力都逃脱不断,之后这组狗就会悲哀地承受着电击的痛苦。当实验场景被改变,狗可以逃脱被电击的环境,而这组狗却没有逃脱的想法,因为它们认为努力已经没有作用了。
这个实验归结出了“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人根据自己经验做出的选择,经验是长期努力而得不到结果,选择是放弃了继续努力,而忍受着痛苦不去抗争。这样的人就会悲观。
悲观的解释风格
那么悲观和乐观的区别是什么呢?是对一件事的解释风格。
悲观的解释风格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永久性就是固定思维,认为事情不会变化,人不会成长,一直是这样;普遍性是把一件事的范围扩大到自己的所有事,一件事做不好就会认为自己所有事都做不好;个人化是所有错误都是自己的。
比如,你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可看抖音又没控制住投入了,再看时间已经1点多了,这时候悲观的解释风格是这样的:我就是没办法早睡早起,这个习惯改不掉了(永久性);我就是这么没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普遍化);都是我的错,我就是管不了我自己(个人化)。
悲观的解释风格,是一种防御型思维模式。
乐观的解释风格,正好是在悲观的解释风格对面,他们会认为坏的事情是暂时性的、个别的,并会找出具体原因。
习得性乐观
乐观是可以学会的,但并不是只通过和自己说些肯定的话就能学会的,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要改变习得性无助,就要创造新的经验,让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行为是有效的,能够改变结果。
一种叫做“认知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创造出乐观的解释风格,这种疗法叫“ABCDE法则”。
A,adversity,表示事情;B,belief,信念,表示对一类事的看法;C,consequence,行为,代表对事情的反应;D,disputation,反驳,是对信念的辩驳;E,energization,激发,表示建立新的反馈机制。
ABC理论,是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的情绪反馈机制。人在面对一件事情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听见旁边两个同事切切私语,就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这就是A和C。C这个结果的产生,是由于内心深处有一个你认同的B信念存在,可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ABC形成一个反馈之后,D和E就是针对这个反馈做出的经验。首先D就要驳斥B这个信念,按上例中可以告诉你,你不是somebody,别人没有必要时刻注意你的状态,没有必要总是把你作为焦点。当你接受了驳斥原来信念而建立新的信念之后,就要激发出新的行为,去改变原来的C,比如主动走过去和他们一起聊聊,或者完全不要过分在意那两个人。新的行为建立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反馈,慢慢再有类似的事情出现,就会触发新的信念,产生新的行为,不再落入原来的悲观解释风格。
不过这个检讨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想要把ABC显性化有些困难,由于B都是藏在潜意识里的,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出什么样的反馈。
有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记日记,主动把今天的事情找出几件来分析,把D和E的过程也都记下来,慢慢把这个过程熟练成一种习惯。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今天就到这里吧。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明天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