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油纸伞

作者: 琉璃儿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7-18 19:05 被阅读0次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满油纸伞,树影斑驳,往梦依稀似曾见,画油纸伞,远远的看花也看画儿。

      好的生活从来不会喧嚣张扬,它会像蒲公英的种子轻轻落下来,落在一顿好饭上,落在茶杯里,落在爱人的眼眸,落在你的指尖、笔端、画上、心里。

      婺源的油纸伞,宣纸一样素白,温柔的触感,却比寻常的宣纸柔韧结实,摸上去有毛毛的纸屑,极暖极软,内里粉红色的粗线牢固缠绕伞骨,和木色的伞柄撑起一片素白,伞顶木质的纹理细致又古朴,散发着淡淡的木和纸的香,混合着草木的芬芳,恍惚间跨过关山万重,似在江南。

      纸极易晕染,适合写意,画空灵的远山吧,墨色含黛,青山滴翠,云雾淼淼的山水寄着相思。

      庭院一角很安静,似曾相识,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院子,斑驳旧墙上的青苔,石头围起的花池,脚下红色的、灰色的砖头小路,淡紫色的绣球羞涩的开在墙边,没来得及修建的野草恣意的生长,浓密树荫底下的粗木桌子,一阵高过一阵的蝉声...

      树影间,粉红色的轻轨电车在天际掠过,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魔幻般出现,觉得无脸男就含笑站在树下看画儿看花儿,古朴与魔幻,正如这个夏天有点甜也有点咸。

一首喜欢的歌响起来......

宁静的夏天

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思念

思念着你的脸

我可以假装看不见

也可以偷偷的想念

直到让我摸到

你那温暖的脸

      这一年,许多突如其来的变化 ,大到世事变迁,小到周边亲人小恙不断,亦有突如其来的欢喜,猝不及防,而我,在这无常的大大小小的变幻里,只是一个平常的女子,笑看花开,素衣纤手,捕捉一片层峦叠嶂的青山云雨,泼在伞上。

      这一程,山高水阔,半生已过,不必感叹,青春是一首太仓促的诗,所有的终必成空,唯有珍惜此时此地此人此景,将你的温暖镌刻进最深的心境。

      树荫下,花影中,琥珀耳环盛满阳光轻摇在耳畔,音乐的精灵在树叶上荡着秋千......

      也许无常,拥有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常态,这一年特别无常。

      不可预料的疾病困扰,太多的措不及防。很多时候,有一些遭遇和经历,于别人而言,或许就是新闻里短短的几秒或者只是偶尔听说后的一声感叹,但于个体而言,迎着面遇上了,身在其中,百转千回煎熬难过,千辛万苦那么漫长。

      我们能做的就是动态的看待这个世界接纳不确定性,接纳意外,并且在不断地意外之中追求那一线变得更好的可能,做那种长远来看有益的事情。

      感谢这个夏天一直会有画画、写字的陪伴,或工笔或写意,在绢扇上画过牡丹、百合、荷花、桃花,画过蜻蜓、蝴蝶也画过翠鸟;第一次在油纸伞上画,青山叠翠,鹤舞长空,喜欢画画的过程,从容,素净,极简的心境,一如禅修,行云流水的的笔墨,伞上生境,拿起笔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按下静音键,只专注于此。

      这也是对无常的一种淡然,落花流水的随喜。

    最爱旗袍,长及脚踝的那种,配长款古朴的手工耳坠子,琥珀,翡翠、珍珠、玉.....

      民间有谚道:景德镇的瓷器,婺(wu)源的伞……古时,油纸伞作为一种奢侈品,只在结婚嫁娶出门做客,以及外出读书、求学、经商、为官等重要活动时才会携带使用,十分珍贵。

      非遗文化——婺源油纸伞,在日影婆娑的庭院,用水墨丹青亲手绘制一把油纸伞的美好,指尖触摸古朴的文化,仿佛听见石板路的雨声,穿旗袍的女子撑伞回眸一笑,眉目之间的暖点亮了雨巷......

    “油纸伞,甲路村,花桥西侧万朵云。婺源夜宿潇潇雨,古巷幽深掩石门。高檐下,声如琴,何处过伊人?”

      提起油纸伞,许多人立刻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想起那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结着秋怨的姑娘。

      婺源甲路村的油纸伞自古闻名。相传宋代甲路人马庭岚被封为丞相,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回乡,甲路人如获至宝,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婺源当时属安徽,康熙帝微服到了当地。看徽剧时,忽然天上下起了雨,前排观众撑起油纸伞,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有顽童就向前边的观众掷石,石子击中其中一把油纸伞,却一下子反弹回来。康熙帝恰巧看到了这一幕,他忙问人那把伞产自何处?得知正是产自甲路村,自此也便有了“甲路伞,甲天下”的说法。

      江南地区有一首民谣:“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拣。”婺源甲路纸伞以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主要工序为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共有近三十道工序。甲路伞曾于1936年获得万国博览会金奖,1943年为全盛时期,产量曾高达25万把。

    2000年初,油纸伞厂前途黯淡,跌入谷底。厂里只有3名超过八十岁的老人传授技艺。做油纸伞的原材料油柿树成了国家濒危物种,甲路油纸伞面临失传的危险。好在甲路人没有坐吃山空,潜心改良制伞工艺,开发出天然树叶、恢膜纸等新品种,提高了油纸伞的质量,油纸伞开始远销美、日、韩等国家。县里也鼓励农民学到技术后在家进行粗加工,然后由伞厂进行深加工。

      在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所以客家女子出嫁时,女方通常会用两把纸伞作为嫁妆之一,表示“早生贵子”的意思;另外“伞”的正体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过去婺源举行男孩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送给孩子一把油纸伞,希望他可以支撑门户。道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是因为据说油纸伞有避秽的功效。看上去长得颇像演员周润发的张灶欣告诉我们:“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尼龙钢架伞,是19世纪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材料,通过工业化生产改进而来的,虽然方便携带、价格低廉,但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传统油纸伞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撑一把油纸伞在雨中,其实撑起的是一种情怀,那么画一把油纸伞呢?是把心底的温存唤醒吧,做一个婉约的旧梦,保持洁净,以水晶般剔透的心境走在现世的滚滚红尘中....

【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1、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章

  • 晴空@油纸伞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满油纸伞,树影斑驳,往梦依稀似曾见,画油纸伞,远远的看花也看画儿。 好的生活从...

  • 油纸伞

    记忆中的油纸伞 飘逸 悠远 总会在适当的时候 撑起一片 朗朗晴空

  • 2018-06-24

    雨后晴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小心的绕过池边的水坑,柳叶的积雨落在油纸伞上。弱柳扶风的身姿,在微风的轻抚,有片...

  • 原创‖遇见五月丁香花开

    风雨交织变换后的晴空下 淡淡散发的馨香 沿着季节律动的跳跃 一路播撒氤氲春光 那个行走在雨巷撑着油纸伞的女子 哀怨...

  • 《母亲的油纸伞》

    「母亲的油纸伞」 ——江城浪子 母亲的油纸伞,你在哪里? 那是母亲最珍爱的油纸伞。 母亲的油纸伞,你在哪里? 我的...

  • 晴空

    作者:李二鹏(蒲池坪儿村) 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空, 飘过几朵毛绒绒的绵羊群; 充满空旷和高大的是视觉感。 路旁高大翠...

  • 晴空

    每当无能为力的时候, 总爱说顺其自然, 我们依然固执的相信, 风雨后会有彩虹, 乌云散开会有晴空。 我们在这世间孤...

  • 晴空

    喂鸟

  • 晴空

    "真好啊 ,一个大晴天" 他走出房间,仰着头,望着那蓝天,眼前是一片丽日晴空。 三天,还是四天?他已经记不得几天没...

  • 晴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晴空@油纸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uf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