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年龄越大好像就越宽容,至少我自己好像是这样的。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在华友上班,在天涯上围观过一个卖身救母的帖子,后来被网友翻出来说是接受了捐款还出去旅游了,烫了头发之类云云。后来妈妈为了平息网上的戾气,在指征没那么明确的情况下匆匆上手术台,最后没下来。我记得当时很多正义的网友还亲自去对质,我也义愤填膺的心里默默愤怒着。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忽然理解了当时很多网友对这个小女孩表现出的宽容与体谅。我现在也是这种感觉,小女孩毕竟年轻,想的没有那么复杂,为什么不让一步呢?干嘛把人往死路上逼呢??
看见这本书也一样。之前不喜欢柴静,一是因为坊间的说法,她也去赴煤老板的饭局;一是木子美对她的评价,我也觉得她有点卖弄自身的优势。
这么多年后,再重新翻开这本书,从原来的未婚大龄女青年,到现在俩娃的妈,从心态到世界观全都不一样了。
看见是想让我们看见我们常常忽视的,却有不可或缺的人和事。每一章看下去都让我不想再看,却有不得不看:sars,女子监狱,汶川地震。那一个个小人物才是世间的真相,他们的生活也就是你我的生活。柴静所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但是,实话说,我不太喜欢他的采访风格,有点居高临下,感觉不揭穿你誓不罢休。但是对于弱者的同情却也让我感动。
可能我现在已经完全过了黑白分明的年龄,总觉得坏人也有苦衷,坏人也不值得那样对待,更何况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坏人。
今年没怎么好好看书,看见是少有的几本看的比较认真的。明年一定要好好看书,好好做笔记写心得了。电影也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