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299694129027e6b6.jpg)
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去看望发配到越南的父亲,路过南昌时正逢阎都督为庆祝滕王阁修葺一新而宴请宾朋,他应邀参加,即席作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辞华美,金句频出,其中提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讲的是汉初文学家贾谊被贬长沙之事。
贾谊少年时即才华出众,能诗善文,闻名乡里。汉文帝登基后求贤若渴,召见被举荐来的贾谊,二人相谈甚欢,提拔其为朝中最年轻的博士,后迅速擢升为四品大员。贾谊春风得意,连连进谏,提出诸多改革良策,虽都切中时弊,但也触动了一些开国元老的利益,遭到众人的口诛笔伐。
文帝立足未稳,不敢与老臣硬刚,出于保护贾谊的目的,于公元前177年将他暂时外放,做长沙王太傅。锋芒毕露的贾谊不明就里心生不满,多有微词,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接连写出锦绣华章,诸如《吊屈原赋》《鵩鸟赋》《谏铸钱疏》等。3年后,贾谊奉调回京,后来汉武帝下令为他在长沙修建故居,成为我国最早的名人故居。
长沙的贾谊故居有二宝,一为石床,它是贾谊两千多年前所用之物。1938年,长沙全城遭遇大火,石床不知所踪,直到2017年才在一处民宅中发现。但只找到底板,背板和侧板仍下落不明。石床残部由整块巨石雕凿而成,长2米有余,形如坐榻,周围纹饰简洁疏朗,恍若酒后醉卧的刘伶,颇具淡雅闲适之气。不知它承载了贾谊多少的憧憬与惆怅,也不知有多少名人雅士坐于其上高谈阔论,珠玑文字已渗入石纹之中,留待后人揣测解读。
另外一宝则是古井。据说其为贾谊亲手所开,它口小肚大,犹如茶壶。井水纯净甘冽,润喉清肺,后世来故居凭吊贾谊之士多痛饮不辍,并留下众多赞文,如杜甫有诗云:“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故而此井又名“长怀井”。其侧有一柑橘树,得古井之泽被,枝繁叶茂,每逢金秋即硕果累累,似是挂起贾谊的一众诗文。
贾谊故居中还有许多无形之宝,便是他的锦绣华章。庭院中兀立一仓石,上书“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吏与政可谓治国安邦之要,官不清则民怨,政不明则国殇。贾谊类似的观点还有“德莫高于博爱人,政莫高于博利人”“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贾谊之言震古烁今,从未过时,可惜天妒英才,他33岁时便撒手人寰。
更为诡异的是,在《滕王阁序》中为贾谊鸣不平的王勃35岁离世,他们同为盛朝初期文政双栖的新星,都有济世安邦的雄心壮志,都有不世之文采,可全过早地夭折。二人还都逢圣主,一个是汉文帝,一个是唐高宗,那他们为何没能长寿,没能“致君尧舜上”呢?
应该与他们的性格缺陷有关,恃才傲物为做人之大忌。在滕王阁的盛宴上,阎都督只是虚情假意地请来宾赋诗写文,主要是想让早有准备的女婿一展文采,不成想叫王勃抢了风头。贾谊得文帝赏识后,便一股脑地呈上《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好像洞察世事非他莫属,治国安民无出其右,岂能不遭人白眼?
可过秦,但不可过人,过人之言招嫉,过人之举招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论是贾谊还是王勃,过于盛气凌人,必被反噬,就连生命体也会遭受重创。如果冰凉的石床能让躁动的贾谊沉静,如果清凉的井水能令其头脑冷静,或许西汉会冉冉升起一位再世周公,长沙也将添一座名相故居。
2023.11.9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5eb75ed05abd8c7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c0157f6df3a8cd4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117eabc9fa7fb02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