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阅读指南,详细地介绍了关于阅读各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对于“分析阅读”这种“专业”的读书方法投入了较多的笔墨。不得不说,作者在这本书中极大限度地体现了自己视野的广阔、思维的缜密、书写结构的严谨。因此,虽然是一本论说类的书籍,因其专业的指导及清晰的构架,读起来不觉得枯燥乏味,我用两天时间读完并整理出了以下思路。

写在前面的观点:
1、同样读一本书,每个人读出的收获不同,差异在于:阅读的主动性和阅读技巧;
2、一个人的阅读目的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及书籍类别,不外乎:为了消遣、为了获得资讯、为了增进理解力。容易阅读的书籍或报纸、杂志等能增加资讯,但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或事物上学习。知识要转化为智慧,才能为我所用;
3、阅读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也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要有选择性与目的性。
4、在判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用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换句话说:只有行动能解决问题。以本书为例,这是一本指导阅读方法的书,如果你感兴趣,那就是想要解决学习阅读的问题,除非你真的学到并运用了,否则,这本书就对你无用。行动只能在现实中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5、对于一本好书,在听别人怎么说(他人的导读及读后感之类)之前,推荐先自主阅读。保持独立思考,不限制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一、读者的职责
1、主动阅读的基础:一个读者要提的四个基本问题(适合所有类型的书籍,只是细节上会有细微差异)
01、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02、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03、书中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全部有还是部分有?
0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2、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01、结构笔记(重点是全书的构架);
02、概念笔记(作者的观念);
03、辩证笔记(比较讨论)。
二、书籍的分类
我们在拿起一本书准备阅读之前,应该弄明白该书籍的分类。因为不同类型的书籍会有不同的读法。

从大的方向上,可分为两类:1、虚构的作品,如散文、小说、史诗、戏剧、抒情诗。这类书籍的特点,在于传递作者个人的情绪;2、论说性的作品,目的在于传达知识。如果一本书主要内容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论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依据的,那这种传达知识的书就是一本论说性的书。
三、阅读的层次

01、基础阅读:在老师辅导下的初中毕业生基本应具备了基础阅读的能力。
阅读目标:理解基本的词义,懂得基本文法。
笔记方法:好词好句、经典语录的摘抄。
02、检视阅读:有系统地粗读或略读,粗浅的阅读。
阅读目标:弄清这是什么书,主要讲什么,书的基本建构是怎样的。
笔记方法:结构笔记。
03、分析阅读:透视一本书
阅读目标:通读全书并与作者达成共识。
笔记方法:概念笔记。
04、主题阅读:对“同一主题”的比较与分析
阅读目标:通过多本同一主题书籍的阅读,讨论同一主题下不同作者的观点与主张
笔记方法:辩证笔记。
注意事项:阅读的四个层次是累积渐进式的,前面或较低层次的内容包含在后面较高层次的阅读里。
四、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与相关规则
(分析阅读更适合对论说性作品的解读)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内容的规则

第三阶段:客观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五、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要点
(一)、实用性的书
实用性的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说明规则的,如各种指南,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如经济、政治、道德巨著类。
既然是实用性书籍,自然要解决的是实用的问题--行动的问题,人类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做得更好或更糟的问题。由原理诞生出规则,并找出这些规则应该如何实际应用。
(二)、想象文学(广义上的含义,包含小说、散文、戏剧、抒情诗、史诗等)
必须承认,想象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而非教育,虽然大多时候我们读这类作品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
这类作品一般都比较受大多数读者的欢迎,其一是因为其更注重文学性,具有语言丰富等特点;其二、它能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里的许多需要。
想象文学在于阐述一个经验,投入地去阅读,读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感受和体验。
走出书本,角色就没有生命力了,不要试图去找主旨、共识。爱默生说,美的本身就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对于这类作品,我们不该赞成或反对,只有喜欢或不喜欢。这类书籍表面上看最容易阅读,实际也可以说是最难的,因为它没有共同性、没有规则可以掌握,“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历史书
历史,就是纪事,还是可以分为事实而言的历史与书写记录而言的历史。我们这里用的是后者的概念,因为要阅读,而事实是无法阅读的。
广义上看,历史基本是叙事,事,就是“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发生的特殊事件。所以,历史更近小说而非科学。(希望不会被打,哈哈)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比如中、西方)。
阅读历史不只要关心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何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个人传记和当前事件也和历史书籍的阅读类同。
总之,阅读历史时要擦亮眼睛,要知道是谁在写,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他想要说服谁。
(四)科学书(巨著、数学、自然科学类)
科学家与历史学家刚好相反,他们要摆脱时间地点限制,呈现一般的现象,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则。
对于普通人,阅读这类书籍只是为了了解科学的历史与哲学,只要了解伟大的科学家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注意到问题的本身及问题的背景,读者的职责就算完成了。
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留给学生和专业人士解读吧。
(五)、哲学书
哲学的精髓在于厘清生活中的复杂,找出简单的差别--孩子般单纯地提问,回答时却要成熟睿智。
两种问题的讨论可区分不同的哲学领域:一、关于存在与变化的问题,与这个世界上“存在”与“发生”的事有关,这类问题在哲学领域属于理论或思辨的部分,属于自然哲学。二、关于善与恶、好与坏的问题,和我们“应该”做或探寻的事有关,属于哲学中实用的部分,称为规范哲学。
哲学应用上的意义体现在规范哲学,比如过好生活,组织一个好社会,这是所有人都追求的共同目标。但是,要回答这些哲学问题,除了思考,别无他法。
哲学所询问的不只是现象之间的联系,更要追寻潜藏在其中的最终原因与条件。
(六)、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它的观念和术语几乎渗透我们今天在阅读的所有作品中。通常包括: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其中有现今很受欢迎的心理学。
阅读社会科学,着眼点应该放在一个特殊事件或问题上,而非一个特殊的作者或一本书。
(此类书籍,建议使用主题阅读)
六、建议阅读书籍
因每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有限,读书要有所选择:
1、读经典、权威的作品
2、读自己喜欢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