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孑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是传统的腊八节。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据佛教记载,腊八节起源于佛教,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传说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有一天,一牧女给释迦牟尼呈献上一杯乳糜,他服后体力恢复。于是,他端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该日用米和果物煮粥供奉他,后来就慢慢演变成民间节日。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据说喝了这种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小时候,我们特别盼望过腊八节。因为过了腊八节,年就不远了。北京有句比较流行的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今年我们在嘉陵作协的带领下,去龙蹯镇高桥村过了一个特别热闹、特别有意义的腊八节。
我们一来到龙潘镇高桥村庆祝活动的现场,便被浓郁的地方文化深深吸引。只见宽阔的平地上早已搭起一座高高的戏台,上面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的景象。这应该是七八十年代才有的景象,仿佛一下就把我们带到童年的美好时光,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台下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像过年一样热闹。一股浓烈的年味冲击着我内心。说实话,尽管现在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总觉得过年缺少点什么。春节给人的感觉是冷清的,没有一点年的热闹气氛。原来,这就是年味!是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企盼和怀念。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像是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心灵约会。他乡遇故知!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真实的,发自肺腑的。我想,这应该是人们对过去最好的祭奠吧。现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寄托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乐声声,像一剂良药,抚慰着我的思乡之情。
上百种优质农副土特产组成的“乡土年货展销”阵容非常惹人注目。米豆腐、熏腊肉、腊排、豆腐干、红苕粉、手工挂面、自家酿制的白酒和手工制作等农村特有的年货应有尽有,散发出浓郁的家乡味。人们通过“现货直供+网上营销”的方式,就可以品尝到龙蟠年货的“鲜”和“土”。看着琳琅满目的产品,我感慨万千,旧居城市的我很怀念这种味道。这才是家乡的味道,任何时候都忘不了的味道。我一会儿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仿佛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一抹淡淡的乡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经意间窜了出来,触动了我多愁善感的心房。忽然,一个色彩鲜艳,做工精细,活灵活现的手工鹿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着它,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我们的生活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家里根本没闲钱给我们买玩具。母亲常常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和棉花,给我们缝制一些我们喜欢的洋娃娃。既美观,又能满足我们的愿望。母亲高兴,我们也开心。
看完表演,我们欣赏了腊八粥的制作过程。舞台旁边一个两尺多大的铁锅里正熬着腊八粥,几个妇女用一根长长的勺子轮番搅拌。灶膛里柴火发出轰轰轰的欢叫,烈焰飞舞,好像也在为这盛大的节日呐喊助威。锅里热气腾腾,烟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八宝粥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们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争相伸长脖子朝锅里瞧。锅边围满了人,大家一边闲聊,一边说笑,好不快活。当腊八粥刚熬好,人们自觉地排起长长的队伍,接受专人发碗筷和打粥。一切都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我不得不佩服主办方想得周到。人们端着碗,一边吃,一边品头论足,啧啧称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腊八粥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说不完的话,谈论不完的过去。话里话外,都是感谢和对过去的留恋。说着说着,相互间更觉亲密了,有的人还相互间留了电话。我想,乡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端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望着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我的眼睛竟有些潮湿。不知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还是出于对这次活动主办方的感谢。我想,二兼而有之吧。其实腊八粥的食材不多,只有腊排、红豆、花生等几种寓意深刻的食材。但它味道很美,香醇可口,让人欲罢不能。这腊八粥之所以美味醇厚,不只是承办单位匠心熬制的结果,更是每个人心里暗藏的那份浓浓的乡愁和乡情。品尝完腊八粥,主办方还宴请了四百多人免费吃饭。酒席很丰盛,全是农村自产的美味。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吃到了乡情和年味,同时也感受到龙蟠镇高桥坝村人民浓浓的深情。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是嘉陵区凸酒有限公司、南充市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蟠镇康源家庭农场共同举办的。承办单位有“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高桥坝年货腊八节组委会”、嘉陵区工商联、南充好充食高桥坝村年货腊八节组委会、深圳市丰园餐饮用品有限公司。活动紧紧围绕“迎新春·拼经济·办年货”这个主题进行。本次活动受到龙蟠镇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南充市嘉陵区委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秀国亲临现场,当众宣布南充市嘉陵区龙蟠腊八节开幕!足见政府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和关心。据说龙蟠镇高桥坝已经连续几年举办“腊八节”,活动越办越好,好评如潮,获得了“腊八节永久举办地”的荣誉!“龙蟠腊八节”现场还成为“乡村振兴文学创作基地”。今年的“龙蟠腊八节”不光是聚拢了散落的龙蟠民间的“年货”,而且还衍生出了愈来愈多的“龙蟠产”、“龙蟠造”,还让龙蟠的“年货”长出了“二维码”、长出了“网络的翅膀”,搭上了网络的快车!
腊八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一个期盼和梦想。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传统的东西淹没在眼花缭乱的电时代。在人们眼里,各种节日仅仅成了一个称呼,少了传统的烟火味和热闹。既然是传统节日,肯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就像人不能忘本一样。一个人如果连本都忘了,还有什么可称颂的?如果一个民族连本都忘了,还有什么可期待的?值得庆幸的是,龙蟠镇高桥村人民匠心独具,用这样一种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心生感动。我仿佛看到那大锅浓郁的腊八粥芳香悠长,越飘越远,飘满华夏大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