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硕《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起华夏》

李硕《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起华夏》

作者: 李以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9:59 被阅读0次

    作者李硕借由孔子生平历史的介绍,展现了中国历史重要的转变时期——春秋时期的大历史,也借此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很多渊源。

    李硕《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起华夏》

    夏商周,夏商算是奴隶社会,原来商朝非常残暴,祭祀陪葬经常拿人作祭祀(主要是羌人),就跟牲口一样,直到牧野之战,周一举替代了商,才逐渐废除。周执掌天下后,没有能力统治所有的地域,开创采用了分封制,周王作为天子留有一块自留地,供养自己,周王把其它的地方再通过分封的形式分封给各诸侯,基本都是自己的血缘亲戚,诸如兄弟子侄;这些诸侯于是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国家,诸侯称为公,位列周王之下,对天子一般不交税,有战争和进贡的义务。各诸侯再往下层层分封到大贵族、小贵族,这样就有了一整套“王、公、侯、伯、子、男”,再到农民的管理阶层体系,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就是通过建立层层的封地,来统治管理。这种情况跟中世纪的欧洲类似,不过欧洲的封建体系亲属网没有春秋贵族这么庞大,封臣和封臣之间大都没有亲属关系,而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法律和观念来规范“封建”关系,权利业务规定更细、更平等,比如“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中国的春秋则是尊卑关系明确,等级身份更清晰。

    商被周替代后,国家七分八拆,有些商朝前人生活没有着落,由于以前统治了中原,对各地的情况比较熟悉,也见过大世面,于是做起了生意。今天的“商人”是生意人的意思,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周朝,先是西周,都城在现在的西安,后来由于战乱,迁到了洛阳,就是东周,东周前半段是春秋,赵魏韩三大家族分晋后就是战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的权力基本都被当地的世袭大贵族掌握,作者称之为“寡头共和”,孔子所在的鲁国,就是由三个大贵族掌管了鲁国的政权,季孙、叔孙、孟孙,谓之三桓,他们三家商量就决定了鲁国的国策。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历经鲁襄公、鲁昭公、鲁定公和鲁哀公。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运动,比如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大贵族的统治逐渐消亡,被王权统治替代,君王通过行政官僚体系直接统治管理到底层农民,从寡头共和的封建社会,逐渐步入到君王集权社会。放眼全球,中国是个特例,专制皇权和官僚机器成熟得太早了。

    孔子的经历,可以说是春秋小人物的成长史,仕途沉浮,颠沛流离,从一个底层农民、小贵族(士)逐步做到鲁国大司寇的职位。后来又丢掉官职,带着一班弟子(子贡、子路、颜回等)游走各国,逐步完善并传播自己的思想体系,开创了师生关系,成为一代大儒。孔子欣赏并提倡周朝创立的那一套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说的礼崩乐坏,意思就是说这些这么好的规章制度和文教体系大家都没要好好学习和遵守。礼,指的就是周礼,特别是丧礼和祭礼,程序繁琐,讲究很多,一般人搞不明白。乐,指当时的音乐,流行在比较小的盲人乐师圈子里,当时的人要欣赏音乐,除了养一些盲人乐师外,就只能自己学习并演奏音乐了。礼乐一般泛指文教。

    孔子,说来还算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孔纥,算是个小贵族(士),母亲颜氏是底层民众,孔子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后来孔子成了贵族,也就有不少娘家人跟随他,其中包括颜回父子,就是那个“一箪食一瓢饮”深受孔子喜欢的弟子颜回。

    孔子母亲生他之前,曾经在一个叫“尼丘”的小土山上祈祷神明,出生后母亲给他取名“丘”。孔子成年后给自己取字“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尼还是来源于“尼丘”这个地方名。这个孔老二,来历很有意思,大家都不清楚孔子还有一个哥哥,因为这个哥哥是孔子同母异父的哥哥,孔子打小跟母亲生活,之前孔子应该也姓颜,后来孔子长到15岁母亲去世后,认祖归宗回了孔家,成了士族,才用了孔姓,成了孔丘,而不是颜丘,孔子也是15岁归宗成了贵族后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之前就是个底层农民生活,跟学习没有关系。孔子后面的这个“子”,是那时对贵族男子的尊称。孔子是孔老二,但是他上面的哥哥不是孔家人,而是颜家人,孔子跟这个哥哥也就没有太多关系,后来这个哥哥也没有什么事迹记载,一直过着外婆家农民的日子。

    孔子15岁开始学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前期推广教授“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是早期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底层贵族“士”的基本技能。

    礼,就是社交礼节。

    乐,就是音乐。

    射,就是射箭。

    御,就是驾马车。

    书,就是书法。

    数,就是算数。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后来搜集整理完成了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后期主要在推广教授这六经。

    《诗经》,是从西周到春秋时候王朝和各国的歌谣。

    《尚书》,意思就是古代的书。

    《仪礼》,是各种贵族生活和朝廷礼仪的手册。

    《乐经》,现已失传,有人说,乐曲本来就是盲人乐师口口相传,没有形成文字。

    《春秋》,是编年体的近代史,本来就是鲁国的官方档案,每年记载国内外的大事,篇幅不大,寥寥数语。

    《周易》,是算卦用的。

    李硕《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起华夏》

    孔子的儒家思想最开始也没有那么盛行,后来之所以广为流传,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得益于后来专制皇权的推崇,比如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统治者推崇儒家是出于自己统治利益考虑的。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逝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活了73岁。后来的《论语》,是子贡的小师弟曾参整理下来的,里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语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硕《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起华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cf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