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弗洛伊德发表的理论都是根据对自己病人的采访而提出的,其他依据并不是科学研究。我真的很想说,弗洛伊德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科学家,你要是不相信我,就问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是怎么说的吧。
弗洛伊德的第二个假设是,很多身体和心理障碍都是童年的创伤性经历造成的。这个假设被提出的基础,是弗洛伊德作为内科医生在治疗病人的癔症时提出的理论推测。他认为这种癔症是内部心理冲突导致的身体症状,其中包括失忆症。这种假定条件被认为只会影响女性——于是数年之后,女性主义者把弗洛伊德的这个观点抨击得体无完肤。
如果一个人善于怀疑,他会寻找多方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而不是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善于怀疑跟善于批评是不一样的,一个热衷批评的人会积极地从一段论述中找出错误和瑕疵,而善于怀疑的人会同时为自己的假设找支持依据和反对依据。
了解记忆系统所有的缺点可以让我们紧紧跟上一个全新的社会思潮,那就是我们的过去都是虚幻,我们唯一能够确信的只有当下;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要太看重我们的过去。这种想法使我们不得不相信,我们人生中和记忆中最好的时光,就是现在。
【总结】
最后两章,作者主要讲述了为什么我们对创伤性记忆可能是错的,花了很长篇幅去讲述一个故事——“图奇把我的裤子脱掉了”。看完后很震惊,当我们不持着怀疑态度去寻找问题答案,而是批评性的带着诱导性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客观准确的,甚至会带来一场灾难。还讲述了弗洛伊德理论经不住推敲,没有科学事实依据。最后告诉我们接纳自己的错误记忆等。
【感想】
关于弗洛伊德。作者说,弗洛伊德发表的理论是根据自己病人的采访而提出的,而非科学研究,弗洛伊德本人算不上是一个科学家。这一点上,还是很认同作者的。曾经一段时间里,弗洛伊德的观点 “很多身体和心理障碍都是童年的创伤性经历造成的”,他将很多成人问题原因归咎于其童年经历。实在不能认同,无论童年经历是更幸福还是更多创伤,我们都能在成年之后慢慢修复,并且逐渐获得获取幸福的能力。请不要将自己的无能、不完美归咎于童年。人生在世,谁又比谁更容易多少,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当然,我只能说不能认同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前看过罗胖一段讲述关于科学的观点,他说,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其中很重要一点是 科学是可证伪的,不可证伪的不是科学。以此来看,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然不是科学,不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能是科学的么?
一直有个疑问,现代的科学是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能解决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但是,是不是也可以存在另一套体系,他也是“科学的”,有属于他的规则,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也是可靠可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