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浅谈《审判》————— 咖啡中的曼特林

浅谈《审判》————— 咖啡中的曼特林

作者: 甄嬛传十级学者 | 来源:发表于2016-11-10 17:34 被阅读50次

    相信绝大多数阅读过《审判》的人都和我一样,带着对弗兰兹·卡夫卡的崇拜,无比虔诚的打开这部为人称道的著作。但是我们对《审判》的阅读,却是带着疑问开始,带着疑问结束。整个过程一片压抑,无比窒息,就像你用尽力气对着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大声呐喊,却得不到回声。我们在毫无希望,毫无合理性的情况下抱着有始有终的态度,坚持读完这部荒诞小说。

    也许和卡夫卡自身敏感而又懦弱的性格有关,在他的绝大部分小说里存在的只有“我”和其他一切外部力量。“我”既没有完全的勇气去对抗这个力量却又不甘于对这个力量卑躬屈膝,任其摆布,仿佛是矛盾的两极在不停地自我撕扯,直到所有的力气全部耗尽。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卡夫卡这种非常私人的他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对峙关系,才使得他的这部小说成为咖啡中的曼特林。

    故事叙述了“银行襄理约瑟夫·K”在三十岁生日那天,莫名的被逮捕,没有逮捕时应有的法律文书,也没有明确的逮捕罪名,甚至连主审官也不知道姓甚名谁。约瑟夫·K在这样对自己的案件近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用尽浑身解数挣扎了近一年的时间,最终还是在三十一岁生日的前夜被莫名其妙的死。

    我认为没有精读过《审判》3遍的人是绝对没有资格说自己已经领略到作者的思想,从而对作品评头论足的。很遗憾,我只精读过1遍,然后对一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桥段拿来细细研读,其他的只是粗略的带过。所以是决计不敢说领略了整本小说的精髓,因此,只能就主人公约瑟夫·K和两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简略的谈一谈我的浅见。

    首先,小说的主人公约瑟夫·K同时具有反抗意识和软弱犹豫的双重性格。其实,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性格的写照。“K”的反抗在整部小说中共有3次。在第一章《逮捕—跟格鲁巴赫太太和标尔斯纳小姐的谈话》中有这样一段K的内心独白“他只看了那个名叫弗朗茨的人一眼,便决定暂时不放弃他可能在这两个人面前占有的优势。”在第三章《在空落落的审问室里—一个学生—办公室》里K接受了法院听差妻子的勾引,以这种方式羞辱这场荒唐的审判;第三次出现在第八章《旅行推销员—解聘律师》中K没有听从丽尼的劝告,也没有被律师的恐吓所吓倒,坚定的辞退了骗人的律师。这些都体现出K的反抗意识,他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而且思维敏捷,自尊自信。即使身为被告,也绝对不肯像狗一样匍匐在“主人(有能力影响他案件的人)”身边。可以说k是整本小说里唯一懂得反抗的人,K独立自信的行为相对于小说整体沉闷绝望压抑的色调总是给人希望,给人勇气。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K的勇气是不完全的,他的性格中存在着软弱性,这使得他先前的一切反抗都成为徒劳。比如在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如果他去打开隔壁房间的门,或者打开通向客厅的门,也许那两个人不会有胆量来制止他,也许这是解决整个事件,使其告终的最有效的办法。但是,他们可能会抓住他,他只要一旦被抓住,就会失去某种意义上仍然具有的优势,因此,他摒弃了快速解决的办法,选择了一种稳妥的方式,听凭这件事自然发展,于是他走回自己房间。”第二次软弱的体现是在第九章《在大教堂里》K与教士的交涉;第三次彻底的屈服是在第十章的《结局》里,“K在临刑钱放弃了反抗:重要的是他突然明白了,反抗毫无用处,他即使反抗,给他的同行者制造些困难,靠搏斗来夺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称不上是英雄….他只是顺从的跟着押他的人走。”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说K的软弱性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一个受精卵,那么在最后它就已经长大成人了。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欲望,那么他就有可能成功,我们不难发现K在最后已经失去了欲望,他的精神已经死亡,他甚至否定了自己曾经全部的反抗,认为那都是毫无意义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出现在第八章中出现的布洛克,虽然他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但却极具代表性。他卑微,卑微到要去讨好律师的女仆;他顺从,顺从到以跪拜这种无比虔诚的姿势,一字一句地阅读律师给他的,他根本无法理解的书;他软弱,软弱到大英律师向他提出的要他下跪的无理要求,这几乎令人匪夷所思。而K试图为他争取他作为人应当有的权利时,他竟然将矛头对准为他争取权利的人,这真是令人膛目结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似乎都不足以用来形容他了。这不禁让我想到前文中曾经提到过的关于K来到办公室里的描述:“里面的污浊的空气使K出现强烈的不适,工作人员则告诉K:最终,人们会非常适应这里的空气。”而当工作人员扶着K走到有新鲜的空气的门口时,却不愿意再送。因为接触到新鲜空气的工作人员出现了与K类似的状况。

    的确,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强权时,我们会感到强烈的不适,我们想要反抗,想要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但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而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东西,它会让我们最终失去反抗的能力,成为强权之下的殉葬品。我们会把强权者对我们的压迫看作是理所当然,把本应属于我们的权利看做是主人的恩赐。从这一角度看来,已经被官司折磨了5年之久的布洛克对律师的这种奴颜屈膝的态度似乎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当事人不再是当事人,而变成了律师的一条狗,如果律师要命令这个人爬到床底下去,像爬进狗洞里去那样大吠特吠,他也会遵命照办。

    开篇已经交代过,在精读过《审判》后,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又做了几遍细细研读,《在法门前》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当然,我觉得如果说这部小说一定要有什么核心的话,我想它也是当之无愧的了”

    这部小插曲讲述的是一个乡下人进城想进法院,却遭到了守门人的阻挠,守门人在给了他希望的同时又给了他警告,于是乡下人就坐在守门人给他的小凳子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着看门人的许可,为了讨好守门人,他将自己带来的全部金银财宝全部赠与了守门人,甚至最后寄希望于守门人身上的跳骚。守门人每次收乡下人的财物都会说:“我这是为了不让你觉得还有事情没有做完。可是直到乡下人去世都没有得到守门人的许可。”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嵌套在一间荒诞至极的大故事中。初读到此,我丝毫都未理解卡夫卡的用意,甚至加以嘲弄,直到后来神甫的话才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千万不要实验都没实验过就接受人家的意见,我是照圣典里的原文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的,其中并没有提到欺骗”“而且,你想一想,他只不过是一个门警,只是完成了民警的任务。”

    如果你刚刚接触这个小故事,你也许会认为,守门人自私冷漠虚伪,不过乡下人日复一日的等待与苦苦哀求,收了别人的钱财还要冠冕堂皇的说出一番话来,而在听了神甫的话以后,你又觉得自己对守门人的认识多么狭隘片面,不要急于否认你自己,凡事都有双面性,你开始感觉的和你后来领悟的,其实都没有错,守门人因为头脑简单而受到了当局的欺骗,这样看来他也是受害者,可是他所受到的欺骗却并没有给他带来直接的危害,而接受了守门人所传达的错误信息的乡下人却穷其一生,从这一点来看,守门人是可憎的。

    谁是谁的奴隶?乡下人不能涉及的只是法院那块方寸之地,世界之大,他来去自由。可是守门人却只能每天站在法院门口等候着他的到来;从始至终,作者似乎总在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错觉,乡下人总是在恳求守门人,希望得到他的许可。守门人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乡下人,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别忘了,奴隶是没有自由的,可这里没有自由的恰恰是看似高高在上的守门人,而乡下人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出于自我意愿。谁更可悲?乡下人在临终前看到了在黑暗中,从法院散发出的永不熄灭的光,可守门人却只是永远背对着法院内部,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这希望之光。

    世间万物就像一个浑浊的球体,永远存在着两个极端,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绝对的善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审判》————— 咖啡中的曼特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ex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