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16大单元教学

Day16大单元教学

作者: 月光下的筱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3-19 22:19 被阅读0次

    【阅读时间】 2024.3.20星期三

    【主持人】   

    【阅读教师】

    【阅读书目】 《新课程关键词》-情境

    【阅读页数】159-164

    Day16打卡问题:

    如何在实践中系统设计大单元教学?

    (一)规划一个学期的单元、课时与组织者

    当教师拿到教材后,翻开目录页,首先研究本学期的内容涉及哪些大主题,以及教材是否已经按单元或篇章呈现了;然后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等部分的内容,结合对学情的把握,确定本学期的课程划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素养要求及课时量,以及与之匹配的单元组织者。单元名称既可以直接用教材中的大主题,也可以采用大任务、大问题或大观念来命名;课时应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根据知识地位来确定;什么样的组织者更合适?这取决于单元的目标、课时与教师自身的能力或勇气。以语文为例,统编教材的语文是以单元的方式来呈现的,但单元没有名称,内容也没有完全结构化,且没有规定每个单元包含多少课时。语文老师在学期开始前,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资源等,规划单元名称、课时分配以及每个单元的课文与习作如何结构化,如果一个大任务统整不了原单元的所有课文,比如由三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组成的四篇课文,在进行大单元设计时,可以将三篇现代文与习作结构化,还有一篇文言文单独处理,将原先的单元设计成“大单元+”。面数学教材通常以章节的方式呈现,教师可以以某一章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大单元设计。

    1.翻看目录-确定主题

    2.研读课标-划分课时-心中有数

    3.提取大观念(课程内容六要素)

    4.组织者

    (一)确定并叙写单元学习目标.

    规划好一个学期的单元之后,接下来就要用设计大单元教学的要求处理教材内容了。清晰、恰当的学习目标是大单元教学的前提,只有为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才能保证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有据可依。可以说,学习目标是单元教学的灵魂和指路明灯,具有统领的作用。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可以采用“五步三问法”:一看教材目录主题,二对标学业质量和内容要求,三定本单元素养要求,四搭叙写句法结构(即三问:此主题需要获得什么学习结果?此结果需要经历什么过程?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素养表现?),五查可测可评。

    (二)确定单元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的意义是检测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是用来判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程度的证据。评价任务置于学习目标之后、学习过程之前。这叫“逆向设计”。其意义有三:一是让目标发挥应有的功能,有目标必须有评价。否则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失去方向。即通常所说的“开无轨电车”;二是可以校正目标的叙写是否过于笼统,目标确定后马上确定评价任务,如果评价任务无法确定,那就要修改目标。因为有可能所写的目标出现“假大空”的情况;三是便于落实“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设计,后续设计学习过程时,可以将分解后的评价任务对应地嵌入教学过程中。

    评价任务的确定首先需要与目标匹配,即目标是目的地,目的地在哪儿,就要评价学生是否到达那里;其次,要考虑条件及情境因素,如时间、空间、资源等;最后,倡导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即强调学以致用。

    (三)设计进阶性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的重心在于体现学生如何学会。大单元教学中学习过程的设计是在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的基础上,找出何种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过程的设计包含了学习活动和经验形成的设计,即设计教学活动、支架、策略、流程,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课程经验。进阶性则是指学习活动或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组织和嵌入以实现进阶的。进阶一般是指学生在不同阶段思维能力或素养的发展,一般体现为这几个方面:保证不同阶段学习内容之间的连贯性;每个阶段的学习要为更高阶的学习打好基础;遵循学生知能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活动。

    (四)设计作业与检测

    作业与检测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存在价值是验证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也就是检测原定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了,因此要保证其与学习目标的适配度。作业与检测的整体性体现在能够对大单元内各课时的作业内容、类型、难度进行整体规划,保证不同课时、类型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和进阶性。作业设计还要体现分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更有挑战性的作业,体现作业的选择性。要尽可能减少机械的、重复操作性的作业训练,多设计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进阶的作业与检测。例如,在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完成学生自己设计的周阅读单的记录、完成最后的小组汇报等具有一定创新性、实践性的作业和检测,为做好最后的小组汇报,学生需要在课后准备相关的文本、材料或展示用的PPT。

    1.可测性: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

            2.关联性:前后是有关联的

            3.递进性:层层加码,由易到难。

            4.层次性:照顾不同的学生。

    Unit2 What time is it?

    1.会读本单元的单词、句子。(可测性)

    2.能够朗读或者背诵课文。(层次性)

    3.能够运用词汇、句型描述不同的时间该干某事。(It’s time for...It’s time to...)(关联性)

    4.能制定自己每天的作息表,尝试用两个句型进行表达。(递进性)

    (五)设计学后反思

    1.反思是保证学习活动能在深层次发生的基本条件。

    2.学生可以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内化成为自己的学习经验,最后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3.在反思中重构经验体系,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4.简单回顾学习经历,对自身学习经历和结果的再认识。

    5.支架帮助学生再次思考使用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便于反思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学习进行调节。引导学生借助反思性支架进行学后反思,实现教下去的是知识。留下来的是素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6大单元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gt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