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复礼

孔子的复礼

作者: 叶不知秋 | 来源:发表于2024-05-07 00:00 被阅读0次

谈到礼,现代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礼貌”。礼貌通常指的人有教养,待人接物方面有规矩。总体来说,算是个人的修养。不过儒家所谓的礼却不是如此,而是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法。

孔子宣扬“克己复礼”,这里的“礼”便是“周礼”,即周朝的礼仪制度。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那时周的制度已经实行了五百多年。为什么孔子希望能够“复礼”?

得益于人类这几百年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现代人已经默认社会有不断进步的倾向。不过这放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却是不适合的,那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远不如现在。当我们剔除进步因素后,再来思考如何治理社会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所谓的“复礼”。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没有尖利的爪牙,个体的身体素质远不如猛兽。但人类显然强于任何的猛兽。人类的强大来自于组织力。人类有复杂的语言,共同的想象,思考能力远强于动物。当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会时,再不可同日而语。

人类结成小的部落可以说自然而然的,但是人类结成一个大社会则是不自然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凝聚力,让其中的人相信自己是其一份子。周朝自然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但是基于血缘宗族的分封制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孔子“复礼”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目的是构建一个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诸侯的力量已经后来居上。

有句话说”最差的秩序也比无秩序好“,人类是渴求秩序的生物。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最差情况是陷入霍布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好一点便是战国时代的烽火不息。让社会更加稳定自然成为了构建秩序的途径。

孔子一定欣然于周朝在构建稳定社会的巨大成功。人被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职能与道德要求。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每个人最重要的是出身。出身决定了在社会上的等级。为了彰显这样的等级,让所有人都不生非分之想。所以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严守各种的规范。这些规范会不断强化人的等级观念,只要每个人都”认命“,干好自己身份内的事情,那么社会自然也就稳定了。这些规范就是礼。

现代人对于这套观念当然是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社会没有竞争力,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跟不能忍受人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过这在周朝并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民族国家是现在时代的主流,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家天下的时代,国家是统治者的所有物。统治者的诉求是维持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在此基础上如果人民生活的更好算是锦上添花。

”复礼“是如何治理国家的解决方案,而且是非常直观的方案。只要国君能够严格按照各种繁琐的礼制来规定国民的日常生活,那么就能让所有人都不生出非分之想,国家也就久长治久安了。

但是显然孔子失败了,社会再没有回到曾经的“美好时光”。原因在于“礼”诞生时的土壤变了,有一种“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的荒诞感。孔子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复礼”从此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有人说嗤笑,亦有人心生景仰。

相关文章

  • 孝和弟其实不管用||跟着李零读《论语》(9)

    孔子从小好礼,长大后更是主张克己复礼。孔子所好所复之礼,不是礼物,也不是礼貌,而封建邦国的礼,曰周礼。通俗地讲,是...

  • 对克己复礼的理解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与孔子的一次对话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 022.《颜渊篇》克己复礼:让大脑学会“暂停”

    精 华 解 读 克己复礼:让大脑学会“暂停”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颜渊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

  •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6‖宰予的疑问

    “克己复礼”也是孔子的重要主张。《论语•颜渊》记载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道上闲言(三)

    再谈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看起来简单,可真到事儿上了,难。 孔子认为,所谓克己复...

  • 诸子百家的三大流派

    儒家:克己复礼 孔子认为复古的路径是“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各种冲动,依照传统留下来的“礼”的要求来做事。这...

  • 2018-06-24

    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我们觉...

  • 电影《孔子》观后感

    何为仁?何为礼?何为仁者爱人?何为克己复礼?或许大家都会说这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可是看完《孔子》后...

  • 春秋末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为克制约束自己,言行符合礼就是仁道,你的行为举止符...

  • 简书哲思周刊170601|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管仲,何许人也 作者:赵大山 孔子为管仲辩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复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j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