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词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被各路学者广为盛传,不过笔者认为如果在学之前,没领悟到“学习”一词的本质内涵,从而去跟风式的宣导、听课,其大概率会导致劳而无功。
《论语》中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了我们三点,首先需要学知识、学道理,其次要去练习、运用这些知识,同时做到上述两点便会得到快乐。
那么,知识爆炸时代,想要获取知识的渠道不胜枚举,况且质量都远高于平均水平,电子阅读的普及,更是让人们可以席地而学之。
其实关于“学习”一词的认知,仍可以往深挖,学依然是学知识、学技能、学道理,习不应该只体现在练习的层面,它更多包含着习惯之意,合起来解释就是说:学了知识之后,要不断的练习,并且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方可取得更大的成功。
观察我们身边的牛人,要说他们都相似的一点就是:拥有持续学习的习惯,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上说到:如果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后,没有保持不断学习,一定不会有如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八九十年代,只要你胆大就能赚到钱,可是今天再看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淘汰的都是一些有胆量无学识的人,由此可见,追求长远发展光靠胆量是不够的,要有胆识!
不管你是否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都需要认识到持续学习的力量,很多人不践行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认知,甚至是缺乏体验。
应试教育下长大的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很刻板,单调乏味的教材、生搬硬套的方法让很多人丢失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骨子里是排斥书本学习的。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很多大学生的迷茫,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爱学习,而是没有接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
为什么老人经常说趁年轻的时候多跑跑?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并不是自己小时候的天马行空,那些笃定方向为之奋斗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因为无意中走入了某个环境,然后疯狂的爱上其中的一个元素。就像乔布斯在惠普实验室打零工爱上了电子器件、马云96年在美国的惊险之旅。
所以说如何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又如何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第一:设想自己期望达到的效果及目标。这其实就是一句废话,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不会有千千万茫然的人了,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目标,三个简单且实用的办法:多接触新鲜事物、剖析自己的白日梦、结合场景思考目标。
第二:基于期望的效果,设定能够落地的小目标。此点非常重要,落地即代表具体的时间及地点,与之前声名大噪的“先赚一个亿”并不同频,后者仍属于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落地小目标则是空间、时间加行为的真实场景。
第三:有目标后加入一个学习社群。学习程度能够提升你的投入程度与热情,让学习充满趣味,就好比,想要减肥就尽量多的远离聚餐,一个人的时候食欲通常处于平均食欲之下,学习社群还能带来的就是别人的反馈,这是自我迭代最重要的一个点。
第四:学习时排除干扰、全力以赴。科技产品的出现,大大削减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度,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手机出现提示,就去看手机,只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最好的办法就是预设固定学习时间,强逼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做学习的事情,时间由短到长。
第五:适当地运用科技辅助学习。例如在地点不能确定的时间段里,如有空闲时间可以听书、电子阅读,并用一些学习类app记录一些心得、总结,在听讲座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软件复刻讲座精髓。
持续学习是一种信仰,其中最难点并不是上述五点,而是坚持,所以在决定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之前,首先要相信持续学习的力量,回看今天有成绩的牛人,一定不是学生时期最聪明的人,也不是一段时间内最勤劳的人,而是那些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