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句话: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穷。
我一个大学同学,和我同年出生的,今年27岁了,快奔三的人了至今不敢结婚,你没看错,是不敢结婚。
这家伙的起点相对于很多同班同学是比较高的,诸多同学还在拿1500块钱的实习工资的时候,他的月薪已经达到了3400,在毕业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内靠自己买了一辆价值15万的小轿车,月供2600,照片往朋友圈一晒,点赞无数,倍感风光。
这风光的背后或许只有我知道他刷了多少信用卡,做了多少网贷。
我曾问他为什么那么着急买车,而不是选择存钱先买一套房,他说:钱是赚来的,不是省下来的,你难道不知道要赚钱,得先学会花钱吗?再说了我现在还年轻,以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选择存钱,看到账户里的余额,我会没有赚钱的动力,房子暂时又买不起,只能买车了,买车也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压力,逼迫自己赚钱。
他说得好有道理,我既然无法反驳。
当他还在享受这份喜悦的时候,他莫名地发现,他的收入远远跟不上他的开支,于是,他开始了他的“融资”之路:养卡提额,以贷养贷,可怕的是他既然因为发现了这个渠道而兴奋。
数年过去了,他的工资也从3400涨到了近7千,他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惜的是这3年他得到的仅仅是一辆小轿车,以及未来2年不吃不喝才能还清的债务。
没房,没存款还背着一身债务,工作不敢犯错误,怕被开除,不敢找对象,更不敢结婚,他仿佛提前步入了“中年危机”。而这一切的开始只是因为“只有花钱才能赚钱”,他对这句话进行了错误的理解。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50%的人存款余额为0,没有存款也就算了,90后人均负债12.79万,是收入的18.5倍。
这个数据的背后,是多少人对“会花钱才能赚钱”的错误理解?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字:会!!!
他们确实在花钱,却是在乱花钱,根本不会花钱。所以,我要说的是:学会花钱。
第一:记账
这个方式很土,很麻烦,但是很受用。现在是“无现支付”的时代,钱变成了一串数字,花钱没有质感,体会不到“花一分就少一分”那种感觉,而花钱记账能让你体会到:钱,花一分就少一分。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你花钱的“痛感”,赚钱的“紧迫感”。
第二:学会理财
现在的理财方式多样化,如果你实在不会理财,你就直接把钱存到银行好了。等你学会了理财小知识,再把“鸡蛋”分到不同篮子里。
第三:大笔消费尽量选择保值的
买房、买车无疑是很多年轻人必做的选择,现在的大环境是房产保值,甚至会增值;而汽车几乎都是贬值。
而且,有房的好处远远大于有车的好处。
第四:节流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在你选择买买买之前,先冷静地反问一下自己:这个仅仅是因为喜欢还是实用;如果仅仅是喜欢,那我对这个东西的喜欢能保持多久?如果这个东西对我有用,买回去后我会用吗?能用多久?买回去会不会被当作摆设,最后被当垃圾一样的扔掉。
第五:开源
增加个人经济来源的渠道,特别是针对上班族,有时间、也有精力、也有必要去开拓额外收入渠道。
“会花钱才能赚钱”,大方向是对的,钱要花得值、花的对,而不是乱花钱。有时候,不管是赚了多少钱你都觉得自己没钱,终究是因为乱花钱所导致的。
不要把“花钱是一种能力挂在嘴边”,事实上“会花钱才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钱是赚来的,也是省出来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节俭,做一个理性消费主义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