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水关下来后,我向桃叶渡方向走去,发现一条路的一侧都是写给南京的诗。
《泊秦淮》、《乌衣巷》、《登金陵凤凰台》、《台城》……都是唐人凭吊六朝古都后写的经典。不过,大家都顾着走路。走得快的,走得慢的,都不会看它们一眼。
墙上的《泊秦淮》 墙上的《登金陵凤凰台》 各走各路这样正常吗?和夫子庙乌衣巷巷口那块龙飞凤舞太祖体《乌衣巷》诗碑相比,这些墙上诗也太凉快了。尤其是两处《乌衣巷》,同诗不同命。刘禹锡要是知道只有来南京的游客才会细看他的名作的话,会怎么想?
墙上的《乌衣巷》 夫子庙乌衣巷巷口,太祖书《乌衣巷》我第二次来南京时去了石头城。城墙下望鬼脸照镜,城墙上见冷落清秋。走了几圈,看了“石城霁雪”标示、《庐山恋》续集取景地标示。在秋风里感到了萧瑟意味,却不知道要凭吊什么。坐上公车离开后,才想到“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实物在那,却怎么也想不起那首诗。是季节不对,还是环境不对?
石头城上 鬼脸快走到桃叶渡了,我才发现,最贴近“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画面的是东水关上的涵洞废墟。我应该在上面待到天黑,看月亮在拆毁的城墙上升起,而另一侧正好夜泊秦淮近酒家啊。在那样的画面里,我断然是不会边吟诵这两首诗边看风景的,我只会沉默。
怪不得那些带小朋友在废墟上做游戏的老南京人也不会“趁热打铁”,给孩子讲什么名诗。在这个古都,经常很随意地就走进古人凭吊的语境里。沧桑在眼前,诗句在喉头,想说就说,不想说就算了。
东水关遗址 东水关遗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