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作者: 月蓝牙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0:41 被阅读0次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古城河与胡同

          当我真的站在扬州的西城区时,从洛阳驱车已经历了近12个小时,夜色初上,完全淹没了烟花三月的扬州,但,到处是璀璨夺目的夜灯光,让另一种存在着的扬州尽显古城的幽美。

        扬州人,是不熬夜的,他们起的早睡得早。如果不是专门的夜市,大街小巷都宁静安逸。就在我们停车的地方,不远处,一个拱桥,几个台阶,石栅栏上闪着霓虹,原来是条护城河,扬州的护城河依然保持古色,从那歪歪扭扭甚至裸露着树根几乎要斜倒在河里的老树来看,它们肯定遭遇了你所不知的惨烈,然而它们还活着,还被保留着,城墙也并不怎么雄伟,看起来还有点破旧,可不宽的岸边却加了长椅,让喜欢这份古典古色古香的人,在这里歇息在这里回味,河道的另一边全部是做买卖的,而他们很自觉,用清洁护卫着城河,第二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远远看去那古桥上一排小狮子披着朝霞的光芒,然而光芒里的它们却是古彩古韵的,它们个个炯态各异,笑容可掬,尤其是瘦小却精悍的模样比司空见惯地张牙舞爪更可爱。

        正是这条河,让我为冥思苦想的那个“瘦”字找到了一个新的解读。

          当静静地等待夜色归去,东大街却把黑夜中的扬州喧嚣到了极致,这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所有到扬州的人都不会错过夜色里最繁华的东大街。

          两边各式各样,各色各异的小吃,刺激着你。除了我们家乡没有的特色食品,也有街头常见的,比如臭豆腐。我们充其量是一个小的铁锅,可人家一口如同早已绝迹的只有大食堂时候用的大铁锅,中间是炸,四周是闷,白黑相间,臭香交织的豆腐块密密麻麻躺在锅里,那景致比吃还有味道。

    就在这繁华之处,我突然在老板的身后看到了一夕遥远,一眼惊诧,那是一个窄的只能过去两个人的胡同,它像一条蚯蚓弯弯曲曲扭向看不到尽头的深处,然而,里面有星星般的灯光,偶尔有电动车出来,这里一定是有千年故事的地方,难以置信,当无数的遗迹都被平推掩埋,成为拔地而起一座座摩天大楼时,这样一个无法在地图上标志的小胡同竟安然无恙地生存着,令我感慨万千,一丝宠爱毫不犹豫地涌上心头。

          那晚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关注了东大街两边至少还有十几条这样的胡同,它们很幸运很幸福,胡同口那样的喧嚣闹腾竟不能影响它。它带着自己的神秘给来来往往的游客留下无数遐想。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小巷能在岁月的变迁中保留下来,扬州人不仅仅以瘦西湖的荣耀,他们还有一种坚守和传承。

          在那一刻,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美丽的洛浦,潺潺的洛水,想起我们的老城,越来越少的胡同。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史可法

        到了扬州,刚已停下车,就看到了史可法纪念馆,由于天色已晚,馆里已经下班。但大门外两边对称的塑像亮着彩灯,很吸引人。

        这以后,我们不断地看到史可法路,史可法桥,使我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的愿望。

        原来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他在扬州城里这么高的荣誉,可见不同一般。

        史可法,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人 ,因祖上对朝廷的功勋得以世袭锦衣百户,称北京锦衣卫籍。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师从左光斗。后来史可法登进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史可法一生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领清兵围扬州。扬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大小船只为之一空 。帅部守城的史可法希望其他驻军发兵援救,但有的已投降清军,仅来少数援兵,扬州城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向史可法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第二天,清军逼进扬州二十里处下营,已是兵临城下 。史可法再次檄各镇援兵,仍无一至者 。

        此时,仍有多部首领兵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史可法于扬州西门楼写下四道遗书给他的家人,他希望在他死后,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国,愿归葬钟山明太祖孝陵之侧 。

        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再次派人招降史可法遭到严词拒绝。史可法说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见劝降无望,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但仍被擒捉拿,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扬州城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早已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他的衣冠用具等葬于扬州城天宁门外梅花岭。

          我们所见到的史可法纪念馆正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街24号,南临古城河,梅花岭畔,这里既是史可法祠墓所在地也是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清乾隆帝追谥史可法为" 忠正", 世称"忠烈公"。 爱新觉罗·弘历也御笔亲题"褒慰忠魂"四字, 以赞其英勇忠烈。1962年朱德委员长为史可法纪念馆题写了馆牌。

        值此,已对史可法的壮烈事迹肃然起敬,感慨万分。儿子提醒到“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新的代替旧的,这是大势所趋”儿子的意思我明白,史可法在倾尽最后一滴血抵御清兵捍卫明朝的江山大业,可能是鸡蛋碰石头,但扬州人在乎的是史可法这种精神,这种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气节。所以几百年来,扬州人以特有的方式,即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路桥,以此纪念他。

        洛阳与扬州相距甚远,而一个河南人在扬州如此英勇壮烈,一下把遥远的地域拉近了,我是河南人我为河南有这样的人物感到骄傲。

        写到这里,或许和瘦根本就没有丝毫联系,但我很感动,感动扬州人民的一种传承一种精神,就像国人对伟大的爱国人士屈原的爱,千百年来,华夏大地把爱国,宁肯玉碎不愿瓦全的气节看得至高无上,扬州做到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坚守,我为扬州人喝彩。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瘦西湖

        乾隆元年,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能名扬天下,还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到扬州,还下榻瘦西湖钓鱼台而分不开。

        瘦西湖14大景点,从清朝到新中国不断修饰改造,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一个“瘦”字,阴柔与阳刚,清秀与丰婉,写尽了长堤春柳、四桥烟雨、湖面迂回、迤俪伸展、玉带缠绕之美。

        一个“瘦”字,留下了乾隆脚步;一个“瘦”字,让扬州“园林之上,甲于天下”;一个“瘦”字,独异诸湖,立足国色登上世界大雅之美。

          一个“瘦”字,让我难忘扬州温润静目,恰好在烟雨中洗去浮沉,让心更加舒闲与清澈…

          在瘦西湖园里观赏,诗人的一个“瘦”字和美景如影随行,到处都是隽秀,清雅,幽芳的感受。

          这一切,诗人汪沆起名字的时候可能不会料到,在二十一世纪里,“瘦”,会是多么时髦,它已经和健康连在一起,也是秀女靓男们的梦想与目标。

        扬州让我更是体味了瘦给美丽的风景带来的享受,瘦不仅解读健康,还让事物不偏不倚,适的其中。瘦,很需要毅力,更需要坚持,扬州人得天独厚的“瘦”,让国人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看透。

          瘦还是一种修炼,一种境界,在日益追求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他们保护好古城,古城河,古城小巷,让城市在繁华似锦的世界里留存着古韵古色保持低调与寂寞。

          瘦还要靠实力,靠坚持,才能剔去多余的赘物保存精华。瘦还是一种创造,既不能成为无度的炫耀还要风景与古朴相得益彰,扬州做到了。

          从瘦西湖回来,我更愿意关注和“瘦”有关的话题,让精干的身体和寡欲向上的清心成为我追求的美与雅。

        从扬州归来,我更把愿望带到洛水河畔,带回古都洛阳,为我们的历史为我们的古老唱一支靓丽清雅古典的歌,或许我们比瘦西湖更美!

    2018.5.

    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尽芳菲去寻“瘦”(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ow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