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趁着下班后的闲暇时间,独自一人去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剧场那天放映的影片是《红色恋人》。那座电影院几乎每天都会挑选一些颇有年代感的国内外经典作品予以放映,电影票价很亲民,十元一张。
之所以去看《红色恋人》,吸引我的是张国荣和他在电影中的身份——共产党人。看之前我有顾虑,这样一个身份赋在一张风情万种的脸之上,是否存在一些违和感?担心看得过程会跳戏,生怕被他一个眼神带到另一部电影里。可转念一想,革命本就是一番浪漫的事业,豆瓣上有人评价张国荣为“史上最浪漫的共产党员”,是不是最浪漫不得而知,但有点我确信,张国荣的确让人对共产党人的形象有了新的认知。
电影情节并不复杂。主要人物有四位:张国荣(剧中名为靳)与梅婷分别饰演共产党人,泰德·巴勃考克扮演一个外国医生,陶泽如扮演反派(后面称其为特务头目)。
与《红色恋人》的两三事电影发生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梅婷在一个雨夜敲响外国医生家的门,谎称自己的丈夫(张国荣)生重病需要医治,外国医生心生怜悯,与她一同前往。诊断后发现,张国荣身负重伤,外国医生说第二天需要梅婷来医院取药。第二天外国医生没能等到梅婷,他带药去到昨夜的地方,然而人去楼空,自己反而被特务们当做共产党人被抓,后因其与特务头目为故交才被释放。此时外国医生醒悟,梅婷和重病的张国荣都是共产党人。
外国医生被释放后心生怨气,因为梅婷牵连他暂时被停了医生的职位,但他发现自己非但没置之不理,反而爱上了梅婷。几番周折,外国医生又与梅婷相见,他向梅婷表达爱意,梅婷婉拒,她向外国医生道出她与张国荣之间的故事。原来梅婷是在张国荣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被张国荣的气度不凡所吸引,心生爱慕,而张国荣本身身患重病,一颗残留在脑中的弹片会使他的脑神经出现病状,产生幻觉,他误将梅婷当做深爱的妻子,而其妻子早已逝去。
某次张国荣发病,他当着梅婷的面,喊的却是已故妻子的名字,梅婷觉得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她离张国荣而去,主动投向特务头目,而其实梅婷正是特务头目寻找九年的女儿,梅婷假借认父的名义,实际是想接近亲生父亲,然后杀死他,梅婷在走之前为张国荣留下一封信,信中告知张国荣实情,即便张国荣将她当做亡妻,但她仍旧爱着他。
与《红色恋人》的两三事梅婷杀父成功,也因此被捕。张国荣认为愧对梅婷,他决定救出被捕的梅婷,而方法就是以人换人,用他与梅婷作交换。交换那天天降大雨,这对革命恋人太久没能相见,梅婷与张国荣在雨中相拥,而她也早已怀了身孕。
梅婷产下孩子那日,亦是张国荣剧中被执行枪决的那天,最终,梅婷因难产而死,张国荣死于乱枪之中,梅婷产下的女孩由外国医生抚养。
看电影的时候有个小插曲,电影进行到大概三分之一的时候,画面突然跳到最后张国荣和梅婷在雨中相拥去了,在场的人包括我都感觉到情节不对。过了一两分钟画面中断,剧场一片漆黑,一些人的呢喃之声清晰可闻,但大部分人又在屏气凝神,等待电影恢复。此时,我能想象放映员在倒腾影带忙碌的样子,过了一会画面恢复正常。所以你看,其实跳戏的不是张国荣,而是放映机或者影带。
事后我才得知,观影过程遇到的放映事故,实属破天荒,有人在网上感慨“久闻大名的小西天放映事故终于被我遇到了,这辈子值了!”。想想自己也是误打误撞,可遇不可求的播放故障突然降临,当时不得知,事后不免回味。
《红色恋人》让我感慨:爱情真的是很玄妙的存在。电影里张国荣爱着死去的妻子,梅婷爱着张国荣,外国医生爱着梅婷,交织如网的爱情最终结局怎样呢?梅婷在雨中抱着张国荣时问他,你真的爱过我吗?张国荣什么都没说,忘我地在雨里吻了梅婷,临走前他对梅婷说,“一定要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
他们终究是彼此相爱了。
与《红色恋人》的两三事外国医生曾在雨里对梅婷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一次比一次用力,一次比一次大声。最后他放不下这份爱意,成为了那个孩子的养父,他爱那个孩子,一如他爱着梅婷。
电影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这样一句台词:
男人直到爱上一个女人,才真正变得成熟。
现实中女人往往对成熟体贴的异性心向往之,然而在不少女人眼里,男人又像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何为成熟,何为不成熟?人人答案各异。但或许,在遇到真正愿与之长久的人之前,成熟与否都是借口。不爱的人,再成熟也枉然;爱的人,不成熟亦偏爱。
说远了......
有一件事我还是后知后觉。看完电影回家,在豆瓣电影查找关于《红色恋人》的评价,有人在短评里提及,那天亦是张国荣的生日。如此想来,一个特别的日子,一次意外的事故,这次观影的体验又多了几分温情和怀恋。
62年前,世界多了一个他。
你在那边,过得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