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百无聊赖地在影院坐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猛地想起自己是专程来看电影的。
也许是剧情过于偏重文艺?但胡歌从影片甫一开场就扮作凶神恶煞状,可能这样说有些词不达意,但给我的感觉却顽固如此。他是那么想演成凶神恶煞的样子,只是却总让我的印象溜向文艺视角的死胡同。按理说这应该是一部如简介所说的警匪悲情片才对。
这是在大银幕上第二次看他演戏,上一次还要追溯到几年前,《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一部说不清是翻拍还是致敬的姑且称之为电影的实验作品。那是一次愉快的观影经历,很少能够在影院里笑得那样肆无忌惮了。严格来讲,那也是第一次领教胡歌的演技。虽然只是遭遇战,但我还是成功地被他的表演给震撼得哑然失笑。在他大红大紫的那两年,貌似有几部作品同时霸占着荧屏,但都不是喜欢的类型,而且也失去了追剧的耐心。美剧英剧都不看了,不看大陆剧集似乎也就更加说得过去并且底气十足,也就幸好躲过了他的那些代表作吧。和友人聊起过胡歌的演技,分析的结果是作为密集资源高度浓缩的电影,胶片上的寸土寸金转换到表演的层面和戏份的占比,也不允许演员的任何表情、动作和内心感受被无限拉长、稀释,直观地说就是不能掺水,这也是电影与电视剧的核心区别。特别是在当下动辄50+的集数面前,演员大可以病恹恹地慢慢拖将下去,施施然地爱他个几十集也不知死活。但电影却无法成全,时间已然被高度压缩为90—120分钟左右,死去活来也好,起死回生也罢,都只能在这些个时间里闪转腾挪。可能正因如此,才导致胡歌无法像在长篇剧集里那样从容,在每一个有时限的镜头里,他变得不再洒脱或曰享尽特权,而任何细微的言行举止都将在尺寸更具压倒性优势的银幕上得以放大体现。如同这部电影,更多时候都只是感受到他那喷薄欲出的激情像是制动失灵的大货车从盘山公路上疾驰而下,惊天动地得有些尴尬的感觉,不知该为他还是为飚对手戏的演员觉得可惜。
除却演技的歇斯底里与不擅收放,导演与前作相比时也有了一定深度地转变,这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可能也来自野心的驱使,但显然并非积极的信号。相对《白日焰火》里笃定的镜头语汇和剧情理解的难易度,《南方车站的聚会》如同这名字本身一样费解,而且导演强烈主观的个人感情色彩弥漫始终,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感不时流露。伪纪录片式的画面语言并不能让人偶有走入影片和剧中个人内心,当胡歌的镜头一出现便会恰到好处地拦停那种叙事节奏,反倒不如《白日焰火》准确无误地告诉观众这就是一部普通的电影。无助于剧情延展的因素还有很多,甚至那些充斥在角落里的性暗示镜头都显得如此多余和哗众取宠。当雨伞穿体这一让导演引以为傲的血腥场面终于华丽登场时,也几乎宣告此片彻底流为一部平庸之作,再没有了《白日焰火》给人的那种冰天雪地里奋力去抓住火种的希望感。
我在努力回想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却发现记忆变得不再可靠,有太多与剧情无关的线索和杂念穿插进来,干扰着我想要了解的好奇心。因为场次的缘故,观众寥寥,刷手机也就不怕干扰到旁人,这也给了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不用一直盯着银幕去费神。于是大部分的时间,我还是未能融入影片,满脑子想的是《好莱坞往事》《爱尔兰人》,这是两部刚刚于网络“上映”的佳作。偶尔看一眼桂纶镁,但也变得陌生了,像她在影片里所讲的方言一样陌生,一样别扭。
但最大的问题应该还是来自剧本,只能说这个故事并不够好看,早早便失去了悬念和动力,一部分是演员不懂保留体力,一部分是导演想要高深莫测。总之,在这几股蛮力的绞杀下,我坐立不安,挣扎不已。时间尚早,我不知道走出影院可以去哪,又或是能够干什么。不争气的入冬再次无望,现在外面应该很热,满街的人流和匆忙的步履,都比影院更让人感到压抑。但我坐在这里,却无法保持安心,只是机械地低头注视着手机,偶尔抬头扫一眼前方,像一个玩忽职守的门卫。
这只能是胡歌与桂纶镁还有廖凡等人之间的一场无聊聚会,虽然他们一个个都感到隆重无比严阵以待。却完全与我无关,但也不尽然,否则我也不会坐在这里,毕竟也是要付出各种成本。
可能刁亦男导演在获大奖后,从内而外,整个人再也回不到曾经朴素的过往,变作了一位背负着沉重包袱的创作者,变得开始习惯自我过审以致于神经紧张束手束脚。从影片第一分钟开始,就步入了发力过猛的无限循环,像是一位刚学写诗的少年,口中喃喃自语“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要抓紧时间好好看一会了,否则就快出片尾字幕了。(GS)
网友评论